一、为什么说国有股的减持有助于优化股权结构,提高企业的股权治理效应
对我国上市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国有股减持,不仅有利于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和结构调整步伐,而且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对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有效监督,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如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据正确的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的内在规律,实现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和有效治理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极具争议的问题。
通过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可以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也就是可以减少非流通股的存在比例,实现股权结构的调整。
但是国有股减持究竟要减持多少,减持后上市公司形成了一种怎样的股权结构模式,新的股权结构是否是较现有的更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鉴于英美公司在最近十多年间取得了比注重大股东监督的日本、德国更好的业绩,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演变应该向欧美公司靠拢,股权尽量分散,今后对公司经理层的监督应该主要通过市场、法律来进行,即采用市场导向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另一种观点将我国的市场成熟度、法律制度等与英美、德日等国进行比较以后认为,由于我国的市场成熟度比较低,法律制度不健全,在市场力量和法律法规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股权结构应该模仿德国和日本公司,股权适度集中,注重大股东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即采用大股东控制的治理模式。
我国现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先看一些例证: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有一些案例表明,股权分散并非都有好的结果,例如,厦门汽车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大股东之间的控制权之争,给厦门汽车带来的是管理层的不稳定,公司经理人聘任等常规性的程序,以及对公司发展极为有利的配股议案都不能通过,大股东之间不顾公司发展的拆台之举,令人担忧。
同样具有分散股权结构的民丰实业,也争的不亦乐乎。
如果说两三年前,胜利股份、国际大厦大股东之间的控制权纷争还是个案的话,那么近期频繁爆发的大股东控制权之争,就不再是偶然现象了,这些纷争大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大股东在乎的是对公司的控制权,而忽略了公司的发展。
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还有陷入担保圈官司缠身的ST兴业、假帐大王PT郑百文、银广厦等一大批问题公司。
相对应的,股权集中度较高的的问题公司就更多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无论是类似英美的分散的股权结构模式还是类似德日的较为集中的股权结构模式都有各自所适宜生存的“土壤”,它们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并且在近些年中,这两种模式也都逐渐显露出了自身的一些弊端,开始出现了相互补充的趋同化倾向。
因此,我们在贯彻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同时应当不断探索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的新的股权结构模式。
在英美、德日两种股权模式趋同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法人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模式,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该模式是适合我国企业目前状况的,是应当得到提倡和推广的。

二、股票跌停换手率92%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典型的庄家操纵的股票,这些庄家往往与相关公司(如以往的宁广厦,郑百文等)相勾结,慢慢收集筹码,最后拉高出货,在带天也是有计划的出退,当广大散户发觉时,已经晚矣,所以就出现了大换手率的跌停,这个跌停往往是快交易结束的时间,广大投资者只好望洋兴叹了。

三、简述郑百文事件反映了什么?
用更广阔的视角来观察郑百文重组案,从当初全国上下对郑百文一片激愤的打杀到现在对方案中涉及到的法律障碍激烈争论和法律制度建设的理性探讨,从国有企业现存的弊端到公司治理结构的推进,从郑百文出路没有现成模式可套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削债重组、债务和解的多赢方式探索,郑百文重组方案已经超越了它自身的意义,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的第二个、第三个类似郑百文的重组方案给出更高的期待。
即使由于种种原因,郑百文重组以失败而告终,但中国的资本市场仍然因为郑百文的重组而受益多多。
评论 | 0 0分享举报| 2022-05-26 13:32Du知道君 |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最快回答郑百文从1996年起着手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在没有一份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大规模投入资金上亿元,建起了40多个分公司,最后把1998年的配股资金1. 26亿元也提前花完。
……公司规定,凡完成销售额1亿元者,可享受集团公司副总待遇,自行购进小汽车一部。
仅仅一年间,郑百文的销售额便从20亿元一路飚升到70多亿元;
与此同时,仅购置交通工具的费用就高达1000多万元。
为完成指标,各分公司不惜采用购销价格倒挂的办法,商品大量高进低出,形成恶性循环。
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以来濒临关门歇业,有效资产不足6亿元,而亏损超过15亿元,拖欠银行债务高达25亿元。
PT是特别转让

四、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假账的
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
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
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
“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
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
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
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2004年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
到了2005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2004年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
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
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
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五、股票十大法则
1.股价和流通盘的反比例定律:流通盘越大,股票越不值钱,股价越低;
流通盘越小,股票越值钱,股价越高。
业绩在股市不起什么作用,流通盘大小才是决定股价高低的主要因素。
要想盘子由小变大,股价由高转低,皆大欢喜的办法是:高额送股增股,送配增一倍,股价就降一半,这就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
2.只赚不赔定律:谁说世界上没有只赚不赔的股市?一级市场就是发财的天堂。
但市场大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只要你手上有钱,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搞来,借来的也好,骗来的也行,私下募集的也行,总之,只要是钱就行,没有人来盘查钱的来龙去脉。
惟一的一个条件是钱越多越好,没有上限。
但最少1000万,才能跨进一级市场的门槛。
3.钻空子发财定律:新股发行第一天,股价不受政策限止,涨多高也不犯法,这可是发财的最好窍门。
君不见亿安科技挖空心思,花了几个月时间,好不容易才把股价抬到100元以上,现在东窗事发,官司缠身,前功尽弃。
用友软件上市第一天就把股价抬到100元,不费吹灰之力,就从股市稳稳当当圈了八九个亿。
董事长一家就占其中的70%以上,一夜之间就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暴富豪门,不仅手头阔绰,用起来也大方,一口气就能认购3个亿的国债,充当大善人。
谁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不是天上掉下无价之宝来了? 4.市盈率中和定律:有人老嚷嚷,深、沪两市的市盈率太高。
市盈率不就是股价除以利润的商数?如果利润是负值,商数也就成了负值。
正值和负值一中和,市盈率不就降下来了。
60倍的市盈率有什么可怕的,多几只ST股票就解决了。
5.无本万利定律:随便编个理由,虚拟一个投资项目,就可达到配股或增发股票。
一旦得逞,就把圈来的钱,委托理财,再到股市大捞一把,这不是无本万利么? 6.ST定律:业绩上不去,干脆来个ST,既不犯法,又不违规,更不用赔款,还可吸引一大批重组客户进行资产重组,你借我的壳,我借你的钱,优势互补,就能生财有道。
有百利而无一弊。
需知在当前市道,增发只会使股价越增越跌,重组却能使股价越组越高。
所以ST是股市中的超级名牌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越臭越香。
这就是ST越来越多,不以为丑,反以为荣的奥秘。
7.澄不清定律:凡有股票波动,公司董事就会急不可耐地发布澄清公告。
这种公告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澄越不清:不是越澄越涨,就是越澄越跌。
澄清公告就是炒股的润滑油,最廉价的助涨助跌剂。
8.保护投资者就是股市暴跌的信号定律:历史的经验证明,保护投资者的口号喊得越响,股市的暴跌就越深,历史上的几次暴跌,无一不是高唱保护投资者的口号而把股市跌得面目全非。
1996年如此,1999年如此,今年的7月暴跌,更是在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在即的大好机遇下,在高唱规范股市、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音乐声中,创造了5年来暴跌的新纪录。
9.反向操作定律:越买绩优股越挨套,越买ST越能赚钱。
越是骗人的股票,股价涨得越是邪乎。
亿安科技自不用说,靠骗上市的郑百文,居然被捧为中国百货零售业第一家,该公司老总也被评上了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至今郑百文的骗局已大白于天下,但并未见该老总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的任何报导。
10.个股见顶定律:凡是股评家在报刊上推荐的个股,就是个股见顶的时候到了。
推荐的人越多,见顶越快。
君不见有一只股票被捧为“踏遍青山人未老”,谁跟进谁就中了套。
还有像四川长虹,当年有人推荐“它什么时候买都是赚钱的”,可转眼4年过去了,股价却从60多元一直跌到不足9元,看来谁要是被套住了,真要等到人老了或许才能解套。

六、安彩 600207 股票
1.它哪一天公司破产了,是你一分钱也没有 不过现在不大可能 我的意思是就是摘牌 也是去3板 2.别的公司借壳上市 我原来持有它的200股股票有多少 这决定于当时他们重组是的方案3.可以继续持有4.郑百文 就是例子 三联重组后具体我记不清了 大概是流通股缩水一半

七、股票十大法则
1.股价和流通盘的反比例定律:流通盘越大,股票越不值钱,股价越低;
流通盘越小,股票越值钱,股价越高。
业绩在股市不起什么作用,流通盘大小才是决定股价高低的主要因素。
要想盘子由小变大,股价由高转低,皆大欢喜的办法是:高额送股增股,送配增一倍,股价就降一半,这就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
2.只赚不赔定律:谁说世界上没有只赚不赔的股市?一级市场就是发财的天堂。
但市场大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只要你手上有钱,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搞来,借来的也好,骗来的也行,私下募集的也行,总之,只要是钱就行,没有人来盘查钱的来龙去脉。
惟一的一个条件是钱越多越好,没有上限。
但最少1000万,才能跨进一级市场的门槛。
3.钻空子发财定律:新股发行第一天,股价不受政策限止,涨多高也不犯法,这可是发财的最好窍门。
君不见亿安科技挖空心思,花了几个月时间,好不容易才把股价抬到100元以上,现在东窗事发,官司缠身,前功尽弃。
用友软件上市第一天就把股价抬到100元,不费吹灰之力,就从股市稳稳当当圈了八九个亿。
董事长一家就占其中的70%以上,一夜之间就成了中国首屈一指的暴富豪门,不仅手头阔绰,用起来也大方,一口气就能认购3个亿的国债,充当大善人。
谁说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不是天上掉下无价之宝来了? 4.市盈率中和定律:有人老嚷嚷,深、沪两市的市盈率太高。
市盈率不就是股价除以利润的商数?如果利润是负值,商数也就成了负值。
正值和负值一中和,市盈率不就降下来了。
60倍的市盈率有什么可怕的,多几只ST股票就解决了。
5.无本万利定律:随便编个理由,虚拟一个投资项目,就可达到配股或增发股票。
一旦得逞,就把圈来的钱,委托理财,再到股市大捞一把,这不是无本万利么? 6.ST定律:业绩上不去,干脆来个ST,既不犯法,又不违规,更不用赔款,还可吸引一大批重组客户进行资产重组,你借我的壳,我借你的钱,优势互补,就能生财有道。
有百利而无一弊。
需知在当前市道,增发只会使股价越增越跌,重组却能使股价越组越高。
所以ST是股市中的超级名牌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越臭越香。
这就是ST越来越多,不以为丑,反以为荣的奥秘。
7.澄不清定律:凡有股票波动,公司董事就会急不可耐地发布澄清公告。
这种公告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澄越不清:不是越澄越涨,就是越澄越跌。
澄清公告就是炒股的润滑油,最廉价的助涨助跌剂。
8.保护投资者就是股市暴跌的信号定律:历史的经验证明,保护投资者的口号喊得越响,股市的暴跌就越深,历史上的几次暴跌,无一不是高唱保护投资者的口号而把股市跌得面目全非。
1996年如此,1999年如此,今年的7月暴跌,更是在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在即的大好机遇下,在高唱规范股市、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音乐声中,创造了5年来暴跌的新纪录。
9.反向操作定律:越买绩优股越挨套,越买ST越能赚钱。
越是骗人的股票,股价涨得越是邪乎。
亿安科技自不用说,靠骗上市的郑百文,居然被捧为中国百货零售业第一家,该公司老总也被评上了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至今郑百文的骗局已大白于天下,但并未见该老总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的任何报导。
10.个股见顶定律:凡是股评家在报刊上推荐的个股,就是个股见顶的时候到了。
推荐的人越多,见顶越快。
君不见有一只股票被捧为“踏遍青山人未老”,谁跟进谁就中了套。
还有像四川长虹,当年有人推荐“它什么时候买都是赚钱的”,可转眼4年过去了,股价却从60多元一直跌到不足9元,看来谁要是被套住了,真要等到人老了或许才能解套。

八、郑百文事件
郑百文从1996年起着手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在没有一份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大规模投入资金上亿元,建起了40多个分公司,最后把1998年的配股资金1. 26亿元也提前花完。
……公司规定,凡完成销售额1亿元者,可享受集团公司副总待遇,自行购进小汽车一部。
仅仅一年间,郑百文的销售额便从20亿元一路飚升到70多亿元;
与此同时,仅购置交通工具的费用就高达1000多万元。
为完成指标,各分公司不惜采用购销价格倒挂的办法,商品大量高进低出,形成恶性循环。
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以来濒临关门歇业,有效资产不足6亿元,而亏损超过15亿元,拖欠银行债务高达25亿元。
PT是特别转让股票

九、请问一下,虚增的固定资产怎样清理
估盘亏处理,写个报告给公司批准报废。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参考文档
下载:郑百文股票是干什么的.pdf《股票的转股和分红多久到》《小股票中签后多久可以上市》《股票放进去多久可以赎回》下载:郑百文股票是干什么的.doc更多关于《郑百文股票是干什么的》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uthor/3011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