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比的量比曲线
量比是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
它是指股市开市后平均每分钟的成交量与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量比=现成交总手数 / 现累计开市时间(分) / 过去5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 量比在观察成交量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分析工具,它将某只股票在某个时点上的成交量与一段时间的成交量平均值进行比较,排除了因股本不同造成的不可比情况,是发现成交量异动的重要指标。
在时间参数上,多使用10日平均量,也有使用5日平均值的。
在大盘处于活跃的情况下,适宜用较短期的时间参数,而在大盘处于熊市或缩量调整阶段宜用稍长的时间参数。
但“量比”由于数值单一,投资者在运用时会发现其有先天的不足。
如果把当日每分钟的量比数值放在同一坐标系内并连线,就形成了更加直观、便于操作的量比曲线。
由于“量”是“价”的先导,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量比曲线的变化,来分析个股买卖力量对比,进而研判该股当日的运行趋势。
比如周一南开戈德(000537)在开盘后的1小时内,尽管股价上涨不到0.10元,但其量比数值0.53稳步上升至2.40左右,这表明当日有主动性买盘介入。
10点半以后,该股被资金推高,最终以涨停板报收。
观察 量比这个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是当前盘口的成交力度与最近五天的成交力度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值越大表明盘口成交越趋活跃,从某种意义上讲,越能体现主力即时做盘,准备随时展开攻击前蠢蠢欲动的盘口特征。
因此量比资料可以说是盘口语言的翻译器,它是超级短线临盘实战洞察主力短时间动向的秘密武器之一。
它更适用于短线操作。
[1] 对比 量比反映出的主力行为从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量比的数值越大,表明了该股当日流入的资金越多,市场活跃度越高;
反之,量比值越小,说明了资金的流入越少,市场活跃度越低。
我们可以从量比曲线与数值与曲线上,可以看出主流资金的市场行为,如主力的突发性建仓,建完仓后的洗盘,洗盘结束后的拉升,这些行为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

二、量比曲线在炒股软件中是用什么表示的 怎么才能找到量比曲线
输入SG-LB {通达信}即可,公式如下:ZY2:=VOL/INDEXV*1000;
量比:ZY2;
MA5:MA(ZY2,5);
MA10:MA(ZY2,10);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三、怎样妙用量比曲线
量比是分时线上的即时量相对近段时期平均量的变化。
把当日每分钟不同的量比数值不断用点描绘在一个坐标中,就形成了量比曲线。
关于量比曲线,目前其他证券类实战操作书籍很少提到。
而在笔者个人的看盘体会中,量比曲线是很有妙用的。
一般地说,通过一夜市场信息及人们心理上的变化,新的一个交易日开盘的时候,股价及开盘成交量的变化反差极大。
反映在量比数值上,就是很多股票开盘时的量比数值高达数10倍甚至上百倍,随后量比数值又急速下跌。
从量比曲线上看,就像我们提到的股价变化有时显得唐突和怪异一样。
大多数股票在新一交易日开盘时都显得很不稳定,因此在通常行情背景下,我们应该静待量比曲线有所稳定后再采取行动。
另外,一般证券书籍提到量比这一概念时,都指的是量比数值。
并且认为短线个股应在涨幅榜及量比排行榜上去找。
孰不知大多数股票等你在量比排行榜上(至少会大于1.5)发现它时,早已错过了笔者经常强调的第一买入时间点。

四、量比的量比曲线
显然,量比大于1表明目前场内交投活跃,成交较过去几日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主力庄家也可以利用“对敲”来实现量比的增加,制造场内活跃的虚假气氛。
这时就需要结合量比变化时,分时线形态的短暂走向来加以区别了。
把当日每分钟不同的量比数值不断用点描绘在一个坐标中,就形成了量比曲线。
关于量比曲线,目前其它证券类实际操作书籍很少提到。
而在我个人的看盘体会中,量比曲线是很有妙用的。
有很多人不知道量比曲线在那里看到,实际上在最普通的钱龙个股分时界面下,通过数字键盘上方的键“/”或“?”转换,即可看到该曲线。
当日的量比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在看盘过程中不可能记住每一个量比数值变化的细节,而通过量比曲线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看量比曲线首先得知当日量比如何变化,同时也能得知当日盘口成交量的变化,进而知道当日的量能相对近段时期量能的变化。
人们时常说股价分时线如何如何流畅,流畅其实是一种人们放弃股价细微变化,而最终归纳为股价运行轨迹所形成的形态上的感觉。
如果说完美的投资是一种感觉,并且我们已经找到了一种价格形态上流畅的感觉,那么我们不妨试着去寻找一种量能流畅的感觉。
通过长期对量比曲线的观察,我发现通过该曲线也能找到一种盘口量能变化是否流畅的感觉。
比如关于量比曲线的修正,也就是基于这种流畅而设想的。
一般地说,通过一夜市场信息及人们心理上的变化,新的一个交易日开盘的时候,股价及开盘成交量的变化反差极大。
反映在量比数值上,就是很多股票开盘时的量比数值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随后量比数值又急速下跌。
从量比曲线上看,就像我们提到的股价变化有时显得唐突和怪异一样。
大多数股票在新一交易日开盘时都显得很不稳定,因此在通常行情背景下,我们应该静待量比曲线有所稳定后再采取行动。
当量比曲线在分时图上沿着一种大趋势单边运行时,突然出现量价急速翘头的迹象,此时不必要采取快速行动,因为这仅仅是改变原来单一趋势的一种可能,我们可以等待量比曲线明显反向运行后的再一次走平,然后再依据量价的更进一步变化采取行动。
也就是当量比曲线在原来趋势下出现突兀变化时,一般需要得到更进一步休整。
对量比曲线观察时间长了,你就会感觉到量比曲线也符合形态学的论点,也即感觉到能量似乎也是具有形态的,从而在量价关系配合上找到一种比较完美的流畅感觉。

五、量比曲线代表买还是卖还是买卖在一起的成交量
量比反映的是分时线上的即时量相对近段时期平均量的变化,一般都默认为当日场内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
成交量为股票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数量,是单边的,例如,某只股票成交量为十万股,这是表示以买卖双方意愿达成的,在计算时成交量是十万股,即:买方买进了十万股,同时卖方卖出十万股。
量比计算公式为:量比=现成交总手/〖(过去5个交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当日累计开市时间(分)〗当量比大于1时,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大于过去5日的平均值,交易比过去5日火爆;
当量比小于1时,说明当日成交量小于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
若是突然出现放量,量比指标图会有一个向上突破,越陡说明放量越大(刚开市时可忽略不计)。
若出现缩量,量比指标会向下走。
量比数值大于1,说明当日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大于过去5个交易日的平均数值,成交放大;
量比数值小于1,表明现在的成交比不上过去5日的平均水平,成交萎缩。
量比是一个衡量相对成交量的指标,它是开市后每分钟的平均成交量与过去5 个交易日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之比。
新手的话可以参阅下相关方面的书籍,平时多去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这样才能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我现在也一直在追踪牛股宝里的牛人学习,感觉还不错,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才是炒股的真理。
祝投资愉快!

六、大盘中的量比曲线怎么看?
在个股技术分析中用键盘输入“LB”,选择“LB 量比”就能看到了

七、股票高手们:股票的量比曲线在本日内逐渐升高是什么意思?
量比是多空双方能量的一种体现,如果持续升高 分别超过 1.5 2.5 5 倍则说明有异动情况,分别是 温和放量、明显放量、剧烈放量

参考文档
下载:量比曲线什么意思.pdf《股票交易新股买来多久能买》《股票分红多久算有效》《股票变成st后多久会被退市》《证券转股票多久到账》下载:量比曲线什么意思.doc更多关于《量比曲线什么意思》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uthor/2572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