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3)加权股价平均数 2.股票指数的计算(1)相对法 (2)综合法 (3)加权法 [财库股票caikuu]
股识吧

怎样算股票指数_股票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阅读:6273次 点赞:11次 收藏:64次

一、股票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3)加权股价平均数 2.股票指数的计算(1)相对法 (2)综合法 (3)加权法 [财库股票caikuu]

股票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二、股价指数的计算步骤

‘股票价格指数’是以一定数量的股票作样本,并把某一天这些股票的收盘价格分别乘以各自的总股本,再全部相加后,得出一个总值。
然后将此总值计为100点(也有为1000点的),用来作为今后股指变动的对照依据(即设个基点)。
关注国信证券浙江分公司,一个有价值的微信公众号,【投资早知道】【投顾看市场】【国信谈股论金】,相信对你投资理财会有所帮助。

股价指数的计算步骤


三、股票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你好,股票指数怎么计算的?股票指数计算方法如下:(1)算术股价指数法。
算术股价指数法是以某交易日为基期,将采集样品股票数的倒数乘以各采集样品股票陈诉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的比之和,再乘以基期的指数值,计算公式为:算术股价指数=1/采集样品股票数×∑×(陈诉期价格/基期价格)×基期指数值(2)算术平均法。
是计算这一股价指数中所有组成样本的算术平均值。
⑶加权平均法。
是计算这一股价指数中所有组成样本的加权平均值。
通常权数是根据每种股票当时交易的市场总价值或上市总股数来分配。
世上大多数国家的股价指数是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好比美国标准·普尔指数、巴黎证券交易所指数、德国商业银行指数、意大利商业银行股票价格指数、多伦多300种股票价格指数以及东京股票交易所指数等等。
(4)除数修正法。
又称道式修正法,是美国道·琼斯公司为克服单纯平均法的不足,在1928年发明的一种计算股票价格平均数的方法。
此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去修正因有偿增资、股票支解等因素造成的股价总额的变化,以如实反映平均股价程度。
具体方法是:以发生上述情况变化后的新股价总额为分子,旧的股价平均数为分母,计算出一个除数,然后去除陈诉期的股价总额,所得出的股价平均数称为道式修正平均股价。
计算公式为:道式除数=变动后新的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道式修正平均股价=陈诉期股价总额/道式除数(5)基数修正法。
此法的用意是由于发生有偿增资、新股上市或上市废止等情况,将引起上市股数转变并导致股价总额的变动,为了使陈诉期与基期的计数口径基本相符,必须对基期的股价作相应的调解。
方法是求出上市股数转变前后的时价总额之比,将原基期股价总额乘以这个比率即为基期修正值。
其公式为:基期修正值=原基期股价总额×上市股数转变后股价总额/上市股数转变前股价总额。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

股票指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四、股市指数如何算出来?

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
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
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
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
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
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股市指数如何算出来?


五、股票里的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指上证综合指数。
上证系列指数的计算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
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 基期亦称为除数 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
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
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
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
2. 计算公式 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 上证180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
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上证50指数 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 期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数)。
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股票里的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六、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3)加权股价平均数 2.股票指数的计算(1)相对法 (2)综合法 (3)加权法 [财库股票caikuu]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


参考文档

下载:怎样算股票指数.pdf《股票的牛市和熊市周期是多久》《股票的牛市和熊市周期是多久》《股票资金冻结多久能解冻》下载:怎样算股票指数.doc更多关于《怎样算股票指数》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