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中的“60日均线”和“30日均线”分别是什么意思?
均线系统理论是最常用的分析指标之一,均线所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平均成本变化情况。
按照计算方式的不同,常见的均线可分为普通均线、指数均线、平滑均线和加权均线。
30日均线属于中期均线的技术范畴,是某支股票在市场上往前30天的平均收盘价格,其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这支股票30天的平均成本。
30日均线是中级行情的生命线,有量能配合的30日线方向是可靠的,而没有量能配合的30日线的可靠性需要考虑,此时的操作不如多参考10日均线。
而60日均线是对30日均线的补充,在大盘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调整后,市场的量能开始放出。
当30日均线上穿60日均线是典型的中级转势信号,其后的低点是最佳的建仓机会,此时的操作中小资金狙击思维应该是分散组合投资,以获得大盘上涨的利润,并且利用符合操作方法超越大盘。
当大盘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扬升后,市场的量能开始缩减,当30日均线下穿60日均线是行情结束的信号,其后的高点可果断清仓作空,把资金转投无风险品种。
30日均线与60日均线也是个股的波段操作参照指标,当然小盘股更为喜好沿着30日均线走,大盘股则更多的沿着60日均线走,许多机构在控制一个波段时常按照含有5个浪型特征来控盘。
60日均线即是某支股票在市场上往前60天的平均收盘价格,其意义在于它反映了这支股票60天的平均成本。
60均线一般是中长期走势,60日均价是最近三个月的收盘平均价,对个股后期走势有重要意义,很多技术指标已经明了,所以个股如果有效跌破60日均价,大多后市看跌! 打开K线图,一般显示的技术指标就是均线指标,若不是在键盘上敲入MA就可以转换成均线指标,看最上面一行会显示MA5,MA10等,60日均线当然就是MA60了,一般默认参数是5,10,20,30,120,250,如是没有你可以修改参数值,方法为选中均线右键单击,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调整指标参数就可以了。
二、均线怎么看,什么意思,看不太懂,对股票有什么意义吗?
展开全部 均线一般指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原本的意思是移动平均,由于我们将其制作成线形,所以一般称之为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
它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
比如日线MA5指5天内的收盘价除以5 。
移动平均线是由著名的美国投资专家Joseph E.Granville(葛兰碧,又译为格兰威尔)于20世纪中期提出来的。
均线理论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一,它帮助交易者确认现有趋势、判断将出现的趋势、发现过度延生即将反转的趋势。
移动平均线常用线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标。
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动平均线。
是短线操作的参照指标,称做日均线指标;
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线指标,称做季均线指标;
120天、240天的是长期均线指标,称做年均线指标。
对移动平均线的考查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
股民朋友在选股的时候可以把移动平均线做为一个参考指标,移动平均线能够反应出价格趋势走向,所谓移动平均线就是把某段时间的股价加以平均,再依据这个平均值作出平均线图像.股民朋友可以将日K线图和平均线放在同一张图里分析,这样非常直观明了。
移动平均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较证券价格移动平均线与证券自身价格的关系。
当证券价格上涨,高于其移动平均线,则产生购买信号。
当证券价格下跌,低于其移动平均线,则产生出售信号。
之所以产生此信号,是因为人们认为,移动平均线"线"是支撑或阻挡价格的有力标准。
价格应自移动平均线反弹。
若未反弹而突破,那么它应继续在该方向上发展,直至其找到能够保持的新水平面。
应用范围 现货、期货、股票、基金、其他衍生金融产品 基本特点 1)追踪趋势。
注意价格的趋势,并追随这个趋势,不轻易放弃。
2)稳定性。
因为MA的变动不是一天的变动,而是几天的变动,一天的大变动被几天一分摊,变动就会变小而显不出来。
3)滞后性。
4)助涨助跌性。
5)依靠性。
6)支撑线和压力线的特性
三、5日均线有什么作用
5日均线对股市趋势的比照作用: 由于均线对股价趋势有一定的比照作用,所以,它对于技术分析相当重要。
一般以日线MA5、MA10分析短期走势,以MA30、MA60分析中期走势,以M125和M250分析中长期走势。
而以5--30分钟K线做短线操作,以周、月、年K线中的均线走向分析长期走向。
移动平均线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股价趋势。
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
通常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 120日等均线。
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动曲线配合每日收盘价的线路变化分析某一时期多空的优劣形势以研判股价的可能变化。
一般来说,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上,意味着市场需求较大,行情看好;
反之,则表明买压较重,行情看淡。
5日均线趋势的含义: 均线向上运行并形成一定的趋势此时是均线多头形态,如果有其它均线也在其中,如10日、20日、30日均线都呈现向上的发散式形态,这是很好的多头排列,预示未来股价指数依然有上涨动力,反之空头排列则是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加大。
均线向上产生的交叉是金叉反之是死叉,这里要看股价和指数的位置和趋势,更明确的就是暗示我们金叉后持有或买入的持有的周期长与短。
四、股票中的什么k线阳线阴线 均线等等是什么意思啊/
K线图又称阴阳烛图。
阳烛表示该时段中收盘价高于开盘价,阴烛表示收盘价低于开盘价,烛顶和烛底反映该时段中的最高、最低价。
根据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以及最低价之间的不同情况,阴线和阳线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而k线图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均线系统,它是进行股市操作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以每天的前九天和当天共十天的收盘价取算术平均值,再以若干天的这种算术平均值而连结的曲线就是十日均线。
同样,有十分钟均线、十小时均线、还有以周、月、年等不同的时间单位作成的各种均线。
通常10个时间单位的均线统称为10均线。
20均线就是20个时间单位的均线,......,其它都是同样的意思。
以上是常见的做法。
还有人取每天的平均价,还有的取均权平均值等等,做法不一。
K线图中常标以MA5、MA10、......。
以前,都是自己计算而绘制的,现在,所有的技术分析软件中都可以在某一时间周期的K线图中找到相对应的均线。
由于均线对股价趋势有一定的比照作用,所以,它对于技术分析相当重要。
一般以日线MA5、MA10分析短期走势,以MA30、MA60分析中期走势,以M125和M250分析中长期走势。
而以5--30分钟K线做短线操作,以周、月、年K线中的均线走向分析长期走向。
由于从均线可以动态分析股价的走势,所以,常有人以均线来设置止损点及止赚点(高抛点),其实就是起到一种通过技术分析而确定的活动标尺的作用。
都只有相对的参考价值。
建议你找一些基础书看一看就知道了。
股市没有成熟的理论,要靠自己在实际操作的经验教训中积累。
五、股票均线是什么意思?
均线多头发散:是市场趋势是强势上升势,均线在5—10—20—30—60k线下支撑排列向上为多头排列。
均线多头排列趋势为强势上升势,操作思维为多头思维。
进场以均价线的支撑点为买点,下破均价线支撑止损。
多头排列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概念,所以需要根据自己平时经验来取得一个比较有效的标准来衡量。
例如我们在下面的公式中的模型是:MA5>;
MA10>;
MA30,维持时间3天作为多头排列的定义。
并且注意请不要使用连等或者连线的大于号,就像上面的“MA5>;
MA10>;
MA30”不可以直接出现在公式组当中,用“AND”连等符将两个连接判断式连接起来! MA5:=MA(CLOSE,5);
MA10:=MA(CLOSE,10);
MA30:=MA(CLOSE,30);
CC:=MA5>;
MA30 AND MA10>;
MA30;
COUNT(CC,3)=3 简单的表达: 就是5天线在10天线,20天线,30天线上方10天线在20天线,30天线上方20天线在30天线上方常用操作: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
预示股价将上涨:黄色的5日均线上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
10日均线上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黄金交叉。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
预示股价将下跌。
黄色的5日均线下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
10日均线下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
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
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
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均线有什么参考意义.pdf《股票钱拿出来需要多久》《股票型基金需要多久》《委托股票多久时间会不成功》下载:股票均线有什么参考意义.doc更多关于《股票均线有什么参考意义》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uthor/16484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