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炒股 何为换手率?是指当天吗?
日换手率是指在某一个交易日中,某只股票当日的日成交量(成交股数)除以该股的流通股本,所谓的百分比日换手率是日成交量大小的另一种表达形态。
每只股票随每一日的日成交量的不同而出现不同数值大小的换手率。
日换手率体现出某只股票的市场人气,因此它是市场人气指标的一种,其显示出市场的筹码在一个交易日内转手率买卖的情形。
通常情况下,换手率愈高,意味着该股的股性较活跃,反之,则股性呆滞,鲜有市场追捧,换手率较高的股票多为市场热门股,题材或庄股,因此是短线或者阶段性操作的最佳对象。
日换手率和40日平均成交量一样,是对日成交量研究的一种科学的量化,这有助于使我们避免以往行为表现那种对“量”的错误的认识,在我们日常所见到的股价走势图上,成交量由柱形图表示,而相应的刻度是由电脑自动调整的,如果我们看到一根较长的日成交量柱子就认为该股是“放量”了,而不去仔细研究就可能说把小量当大量。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错误是将一股的放大量当作真正的放量,例如深发展 (000001 行情,资料,咨询,更多)在2001年10月23日的日成交量为2882万股,日成交量出现一定的放大,但该成交量仅仅是一般的放量,在其增长的走势中,这种日成交量太常见了,尤其是在走势上升阶段。
深发展尽管10月23日的日成交量有所放大,但和其流通盘达14亿股的总流通股本相比就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了,因为如果我们把深发展当日的成交量全部换算成换手率,则深发展的当日换手率仅不足1.5%,而在10月23日的深沪市场大幅上涨走势中,日换手率超过 5%的股票不下百只,因此,对一只超级大盘股来讲,其当日的走势实无多少可图可点之处。
当日的较大成交量并未提供足够的技术证据,说明深发展将要或正在走强,因此,我们在当时仍无法判断其后势的走势如何,唯有继续静观等待,而不应仓促中做出买卖决定。
通过对深沪市场1000多只股票每日换手率的长期跟踪和观察,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股票的每日换手率在1%-25%之间(不包括上市前三日的上市新股),大量股票的日换手率集中在1%-20%之间,大约70%的股票的日换手率低于3%。
也就是说,3%是一个重要的分界,3%以下的换手率非常普通,通常表明没有较大的实力资金在其中运作。
当一只股票的换手率在3%-7%之间时,该股已进入相对活跃状态,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7%-10%的日换手率在强势股中经常出现,属于股价走势的高度活跃状态,一般来说,这些股票正在或者已经广为市场关注。
日换手率10%-15%的股票如果不是在上升的历史高价区或者见中长期顶的时段,则意味着强庄股的大举运作,若其后出现大幅的回调,在回调过程中满足日最小成交量或者成交量的1/3法则或1/10法则则可考虑适当介入,当一只股票出现超过15%的日换手率后,如果该股能够保持在当日密集成交区附近运行,则可能意味着该股后市具潜在的极大的上升能量,是超级强庄股的技术特征,因而后市有机会成为市场中的最大黑马
二、如何准确分析股票成交量?
股票股市中有句老话:技术指标千变万化,成交量才是实实的买卖。
可以说,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场上多空双方对市场某一时刻的技术形态最终的认同程度。
下面,笔者就两种比较典型的情况作一些分析。
1、和放量。
这是指一只个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和放量形态。
这种放量形态,称作量堆。
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
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量上升,量缩时股价会适量调整。
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支持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
需要注意的是,当股价和放量上扬之后,其调整幅度不宜低于放量前期的低点,因为调整如果低过了主力建仓的成本区,至少说明市场的抛压还很大,后市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2、突放巨量。
对此种走势的研判,应该分作几种不同的情况来对待。
一般来说,上涨过程中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很困难。
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后市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的反弹可能就在眼前了。
另一种情况是逆势放量,在市场一片喊空声之时放量上攻,造成了十分醒目的效果。
这类个股往往只有一两天的行情,随后反而加速下跌,使许多在放量上攻那天跟进的投资者被套牢。
三、流通A股 5亿多 盘算不算大?
如果你是散户,稍大如果你是机构或基金,稍小散户3亿以下较好,还得跟市值大小一并考虑如果流通盘10亿,股价才3元,那市值不大,不用太多的资金就能炒得动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100一般以3%为分界活跃还是不活跃 日换手10%以上,算是高换手了
四、谁能帮我解释解释:换手率!换手率大小决定什么?
“换手率”也称“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 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可流通总股数)x100% 股市的涨跌主要是资金推动的。
而主力资金又是起关键作用的力量。
炒股的实质就是炒庄家,庄家的实力强股价才能走得更远!跟庄成功才能使自己的风险最小化的同时利润最大化! 所以换手率可以做为判断跟庄的数据之一,如果股价在底部换手率直线放大,主力资金吃货的机会更大,是个买入信号,如果是在连续拉升过的股票的高位,换手率突然直线放大,基本上可以判断主力在出货了,这是卖出信号你就可以跟着出就行了!而换手率除了以当时股价在高位还是低位来判断主力进出货,是否正常就要考虑主力资金在流通股中的比例了,如果某股主力资金在流通股中占50%的筹码,该股价已经在很高的位置了,连续3天高位换手率超过20%,可以默认主力出货了,如果主力在流通股中只占10%,在高位1天的换手率超过12%就应该避险了! 其实只要你遵循和庄家一样的低进高抛的原则,你的风险就不会太大,大多数散户之所以被套就是因为追高造成的,高位是主力出货的时候,确是散户觉得涨得最好,最想去追的时候,所以请避免自己去追涨杀跌,选股时尽量选还在相对底部逐渐放量即将起动的股,这样才能避免风险!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操作!祝你好运!
五、在一个完整的趋势发展过程中,成交量是如何变化的呢?
以下是我个人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的经验,请参考。
成交量的变化很复杂,原因就是每日的波动是随机的。
但是只要延长到周线以上就有规律性了。
就象单个光子的波动是随机的,一大群光子则是有规律性的。
建议用周线或月线看成交量。
一般来说,股指从底部启动时成交量很小,和熊市的成交量差不多。
随着上涨,成交量逐步放大。
每剧烈放大一次,往往随后出现一次下跌的过程,下跌过程往往缩量,然后接着再上涨。
这样在整个上涨过程中,不断的放天量,一次比一次成交量大,在每次剧烈放大成交量后,都出现中期的调整。
在牛市的最后一个阶段,会出现一次历史天量,这次天量比以前的牛市的成交量大的多,这往往是牛市即将结束的征兆。
随着这次天量结束以后,虽然出现了回调,但牛市并没有结束,还会有最后一次上涨。
这次上涨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个上涨过程成交量没有前一次成交量大了,甚至指数创新高成交量也没有放大。
这往往可以当作牛市即将结束的征兆。
下跌过程中,在熊市的开始阶段下跌并不放量,一旦放量往往是一次中期的底部,随后会有一次上涨。
紧接着还会有一次下跌,这次下跌的成交量却缩小了,这往往是熊市结束的征兆。
最后一次下跌最具有杀伤性,股市就象下连阴雨一样,整天的跌,跌完还再跌,没完没了。
大部分股民就是在这个阶段离开的股市,死在了黎明前。
其实,这时候是买股票的最好时间。
2004年到2005年就是这种下跌。
你可以参考那段时间的图形研究。
以上只是我在实际投资过程中的总结。
但是一定要记住,历史虽然会重演,但不是简单的模仿式的重演。
每次牛市都和上次牛市不一样,熊市也和上次熊市不一样。
现实生活要复杂的多。
我所说的规律只是一种共同的规律,在现实投资过程中演绎这种规律的形式却千变万化,而且熊市的演变更加复杂,成交量的变化比上升趋势更难于判断,你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探索了。
如果研究牛市的成交量你可以看2005年到2007年的成交量变化,要用周线研究。
最大的成交量出现在2007年的5月和6月,但是指数抵达6100点时,成交量要小的多。
这两年的牛市的成交量简直是教科书式的成交量,很有研究价值。
六、股票交易每天换手率超过多少算不正常
通过对深沪市场1000多只股票每日换手率的长期跟踪和观察,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股票的每日换手率在1%-25%之间(不包括上市前三日的上市新股),大量股票的日换手率集中在1%-20%之间,大约70%的股票的日换手率低于3%。
也就是说,3%是一个重要的分界,3%以下的换手率非常普通,通常表明没有较大的实力资金在其中运作。
当一只股票的换手率在3%-7%之间时,该股已进入相对活跃状态,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7%-10%的日换手率在强势股中经常出现,属于股价走势的高度活跃状态,一般来说,这些股票正在或者已经广为市场关注。
日换手率10%-15%的股票如果不是在上升的历史高价区或者见中长期顶的时段,则意味着强庄股的大举运作,若其后出现大幅的回调,在回调过程中满足日最小成交量或者成交量的1/3法则或1/10法则则可考虑适当介入。
当一只股票出现超过15%的日换手率后,如果该股能够保持在当日密集成交区附近运行,则可能意味着该股后市具潜在的极大的上升能量,是超级强庄股的技术特征!
七、如何通过成交量来预测股票的涨跌?
通过成交量来预测股票涨跌经验: 1、成交量的变化关键在于趋势。
趋势是金,所谓的“天量天价,地量地价”,只是相对 ;
某一段时期而言的,具体的内容则需要看其当时的盘面状态、以及所处的位置,才能够真正确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在股价走势中,量的变化有许多情况,最难判断的是一个界限,多少算放量,多少算缩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规律,也没有“放之四海皆真理”的绝对数据。
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势”,即放量的趋势和缩量的趋势,这种趋势的把握来自于对前期走势的整体判断以及当时的市场变化状态,还有很难说明白的市场心理变化。
在用成交手数作为成交量研判的主要依据时,也可辅助使用成交金额与换手率进行研判,从而更好地把握量的“势”。
这里重点谈谈温和放量与突放巨量的运用。
温和放量,指成交量在持续低迷之后,突然出现一个类似“山形”一样的连续温和放量形态,也称作“量堆”。
个股出现底部的“量堆”现象,一般就可以证明有实力资金在介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就可以马上介入,一般个股在底部出现温和放量之后,股价会随之上升,缩量时股价会适量调整。
此类调整没有固定的时间模式,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所以此时投资者一定要分批逢低买入,并在买进的理由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用来等待。
突放巨量,一般来说在上涨过程中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使用殆尽,后市继续上涨将十分困难,即“先见天量,后见天价”;
而下跌过程中的巨量一般多为空方力量的最后一次集中释放,股价继续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线反弹的可能就在眼前了,即“市场在恐惧中见底”。
2、上升途中缩量上攻天天涨,下跌途中缩量阴跌天天跌。
市场上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股价的上涨必须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价涨量增,则表示上涨动能充足,预示股价将继续上涨;
反之,如果缩量上涨,则视为无量空涨,量价配合不理想,预示股价不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或难以持续上行。
实际情况其实不然,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典型的现象是上涨初期需要价量配合,上涨一段后则不同了,主力控盘个股的股价往往越是上涨成交量反而萎缩了,直到再次放量上涨或高位放量滞胀时反而预示着要出货了。
上涨过程不放量表明没有人卖股票,而盘面又能保持和谐的走势,说明持有者一致看好后市走势,股价的上涨根本没有抛盘,因为大部分筹码已被主力锁定了,在没有抛压的情况下,股价的上涨并不需要成交量的。
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不放量是正常现象,一是没有接盘因此抛不出去,二是惜售情节较高没有人肯割肉。
因此缩量下跌的股票,要看速率,快速缩量才好,否则可能会绵绵阴跌无止期。
实战中往往出现无量阴跌天天跌的现象,只有在出现恐慌性抛盘之后,再次放量才会有所企稳。
其实放量下跌说明抛盘大的同时接盘也大,反而是好事,尤其是在下跌的末期,显示出有人开始抢反弹。
由于弱势反弹主要靠市场的惜售心理所支撑的,止跌反弹的初期往往会出现在恐惧中单针见底,因此需要放量,但之后的上攻反而会呈现缩量反弹天天涨的现象,这时不必理会某些市场人士喋喋不休的放量论调,因为弱势反弹中一旦再度放量,就说明筹码已松动了,预示着新一轮下跌的开始。
八、炒股 何为换手率?是指当天吗?
参考文档
下载:成交量大小有什么界限.pdf《st股票最长停牌多久》《一个股票在手里最多能呆多久》《股票账户多久不用会失效》下载:成交量大小有什么界限.doc更多关于《成交量大小有什么界限》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7377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