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的主动买入和主动卖出什么意思
我解释一下: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主动买入就是平常说的资金流入,是指主动性买盘的成交金额——就是说,出现卖盘就买入吃掉,买方是在卖方那个卖出价上(可能是卖价一,二,甚至是卖三,卖四)主动成交的。
——表明看好该股票的后市走势(看涨)——俗称外盘。
主动卖出就是平常说的资金流出,是指主动性卖盘的成交金额————就是说,出现买盘就立即出货,卖方是在买方那个买入价上(可能是买价一,二,甚至是买三,买四)主动成交的。
——表明看空该股票的后市走势(看跌),俗称内盘。
现在楼主可以理解主动两个字的含义了吧。
顺便说一句:用资金流入金额减去资金流出金额就得到了资金净流入。
如果资金净流入是正数,说明市场整体看多,反之若净流入为负数,则说明市场整体看空。
希望对你有用。

二、股票主动买入与主动卖出的区别
主动买入还是主动卖出主要看是谁先挂的单和挂单的价格。
比如一只股票目前的成交价格是7块。
有人先挂7.01,7.02的价格卖出。
这时又有人挂7.01、7.02买入成交。
这样的买单是主动买入。
而又有人挂6.99的买单,有人之后以6.99卖出,则此卖单是主动卖出。
归纳一下也就是:一般比当前价格高的买单是主动买单,比当年价格低的卖单是主动卖单;
在一定的价格成交,成交双方,后挂单的是买单就是主动买入,后挂单的是卖单就是主动卖出。
啰嗦了些,我讲明白了吗?

三、股票买进卖出啥意思
股票买入:指股票交易中进行买入委托,如果委托成功后,股票到账,并且相应的资金转入卖方的账户中。
股票卖出:指股票交易中进行卖出委托,如果委托成功后,资金到账,并且相应的股票转入买方的账户中。
(场外交易的话没有委托要买卖双方进行协定,不需要委托) 股票买卖就是股票交易 股票交易是指股票投资者之间按照市场价格对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所进行的买卖。
股票公开转让的场所首先是证券交易所。
中国大陆目前仅有两家交易所,即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四、什么是主动性买入和主动性卖出
按照卖出价成交的就是主买按照买入价成交的就是主卖

五、买入和卖出价格分别指的什么?
对于买入价与卖出价实际应用中的说明:银行所标示的买入价均是对基础货币而言的买入价格,银行所标示的卖出价均是对基础货币而言的卖出价格。
例如:银行的美元兑日元买入、卖出价分别为109.30/109.60;
即表明银行从客户处买入美元卖出日元使用的牌价为109.30,则客户卖出美元买入日元就要使用109.30的牌价,反之亦然。

六、请教股票买入,卖出时的术语
又一个钻书本研究术语的书虫!这些拗口的术语其实都是译者水平问题搞的极度无聊的东西。
建议先弄明白交易的两项基本原则:价格优先,时间优先。
然后再去了解下市价单的定义。
最后弄明白委撤单的原则!以上术语即可很清楚理解了!实在要一个个解释的话,拿把刀杀了我吧,省得打字累死!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7255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