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劵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的要求是什么?
一、上市公司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1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法律特征:如股东人数广泛性,股份发行转的公开性、自由性,股份的均等性,公司经营的公开性;
2 上市公司是符合法定上市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公司法对上市条件有严格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才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3 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虽然股份有限公司符合上市条件,但其发行的股票并不必然进入证券交易所交易。
只有依法经批准,所发行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才能被称之为上市公司。
二、上市条件 上市条件是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必须符合的法定条件。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 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二 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三 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
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四 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
五 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六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上市程序 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上市条件后,只是具备了申请上市的资格,而要真正成为上市公司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提出申请,经过审查批准方可上市。
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程序如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报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文件。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对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股票上市交易申请,予以批准;
对不符和本法规定条件的,不予批准。
股票上市交易申请经批准后,被批准的上市公司必须公告其股票上市报告,并将其申请文件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供公众查阅。
经批准的上市公司的股份,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上市交易。
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公司股票可以到境外上市,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作出特别规定。
![《证劵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的要求是什么?](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83cbe0c8772b56c0?OLWTq.jpg)
二、举牌照是什么意思?
举牌是指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防止大户操纵股价,《证券法》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报告及公告内容、方式和公告期交易限制做了更具体的规定。
购买股份每次达到5%就要报告和公告的行为俗称"举牌"。
![举牌照是什么意思?](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c4c03b29559b816e?CGybj.jpg)
三、质地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某种材料结构的性质;
亦指人的品质或资质。
一、拼音质地 ;
[ zhì dì ] ;
二、书证明·唐顺之 《与张本静书》之一:“令兄质地近朴,愧不能有以开发之。
” ;
释义:你的兄弟品性质朴,很惭愧不能启发他。
三、引证解释1、当代·叶圣陶 《倪焕之》八:“告诉你,你的质地很不坏啊!你为什么要这样看不起自己?”2、当代·萧红《马伯乐》第二章:“大概中国古时候的人不常搬家,才用了质地过于密的木料做着一切家具。
”扩展资料质地的近义词:一、质料 ;
[ zhì liào ] ;
释义:品质;
质量;
亦指物品所用的材料。
出处:民国·蔡锷《致袁世凯及国务院电》:“查滇产紫铜,质料不亚日本,惟因交通不便,购运较难。
”翻译:经调查,云南产出的紫铜,品质不亚于日本的,只是因为交通不便利,购买运输很困难。
二、质量 ;
[ zhì liàng ] ;
释义:资质器量;
事物、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
事物的优劣程度和数量;
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亦即物体惯性的大小。
出处: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
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化应节。
”翻译:大凡人的素质,以中正平和最为可贵。
中正平和就是平淡无味,这样才能使五才协调,循着事物的客观规律来变化。
![质地是什么意思?](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2b2e18bbc62a9d33?cV7w6.jpg)
四、什么叫停牌
举牌是指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防止大户操纵股价,《证券法》规定,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达到5%时,应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并且履行有关法律规定的义务。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对报告及公告内容、方式和公告期交易限制做了更具体的规定。
购买股份每次达到5%就要报告和公告的行为俗称"举牌"。
![什么叫停牌](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7a44eda80c4c0265?KxBbC.jpg)
五、实际控股人和实际控制人
应该还是有所区别的。
我们可以就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来讨论,毕竟这个有相关法规明确规定。
就上市公司而言,其实际控股人通常是持有股份最大的股东,但也有可能某公司或某人通过关联企业或控制下的企业合计持有股份最大,这样该公司或个人就是实际控股人。
而实际控制人按《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收购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对一个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 (一)在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
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二)能够行使、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的;
(三)持有、控制一个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的比例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的;
但是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四)通过行使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上市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五)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由以上可以发现,某公司或个人即使不是实际控股股东,即他以及其关联企业拥有的股权并不占控股地位,但如果他能够以受托表决权形式获取足够多的表决权,也能对公司起到实质性控制,成为实际控制人。
举个在国内可能出现的例子: 某人A拥有核心技术和管理能力,引进资金方B以及其他股东共同组建C公司,其中A持有30%股权,B持有55%股权,其他股权由其余小股东持有。
C公司筹建后,A与B签署协议,约定B将对公司的经营决策、表决权过渡给A,B只享有对C公司的收益权。
这样,对于C公司而言,B是其实际控股人;
而A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在国外,这种实际控股人和实际控制人分离情况可能会更常见些。
因为有些国家的股权可以区分内含表决权股权和不含表决权股权。
那些持有不含表决权股权的股东可能成为实际控股人,但真正的实际控制人是持有最大表决权的股东。
这是家族型企业快速融资发展又不失去对企业控制的一种重要模式。
![实际控股人和实际控制人](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2f531f58985df08a?0vonY.jpg)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7095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