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量在什么情况下不是天价?
天量之后是否绝对出现天价?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首先,现在的所谓天量是否是真正的天量,这本身就是一个问号。
如果天量之后还有更大的天量,如今的所谓天量就是一个虚假的信号,就像2009年7月6日出现的3035亿元阶段性的天量很快就被刷新,机械地、教条地相信这种股谚的人就会在低位交出宝贵的筹码。
我的结论就是,要断定现在的某天量能是天量,很大程度有猜测的嫌疑,理论上天量天价是成立的,关键没人敢肯定今天的“天量”明天是否被持续刷新新高。
因此如果天量被持续刷新,则当时判断的天量就不是天价。
![天量在什么情况下不是天价?](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6cac63aac23f880d?E0aPl.jpg)
二、地量地价?
朋友,股市是一个险恶的地方,所有人达成共识的东西往往是没有价值的,比如K线图上现在被认为是老鼠仓的长下影线,大家现在看到这种形态都会认为是老鼠仓可以买进,那么庄家将很有可能利用散形成的这种判断依据在K线图上做上一根骗线,骗散户买进,以达到出货的目的,所以记住一点股市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要一味的相信图表和技术指标,因为那些东西都是可以做出假象的。
地量地价,也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在下跌一段时间后成交量快速变小,可能会有反弹,但不一定就是底部。
![地量地价?](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ef56f14f4739790d?cPQEl.jpg)
三、股票市场的天量地量是什么概念?有什么标准?
“天量见天价 地量见地价”前面那句很正确,股票价格要上去就要天量,没有量是不会有成交量的。
原因很简单,价格在上去~下面的就是获利盘,获利了会怎么样?要卖~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个价格是很难维持的,所以成交量一定要放大才会有价格的提升。
我觉得因该这样说10块有1000个人买了,成交量就是1000到了11块这1000个人有300个要卖~这时候就需要再增加300人才能位置这个趋势,所以成交量量就成了1300到了12块~10块买的700里又有300要卖。
这次还有11块的300也要卖。
这时候买的人必须是1000+300+300=1600~也就是要1600的成交量以此类推~~所以天量才有天价。
地量地价。
量少说明市场不活跃~大量投资着不看好。
离场的人要比进场的人多。
价格一天不如一天,很多被套的投资者也不会割肉了。
这时候市场是极度缺乏活力。
因为买盘的不旺盛~导致价格趋势越走越底。
而还有一种地量是股票价格启动的信号。
当一个股票涨过以后横盘。
当他某几天缩到地量也就是很小的量,走出了十字或小阳小阴线~说明了什么多空双方的力量到了平衡点。
就像天平,第二天在多方的那个盘子多放一点筹码~天平就会倾斜,股票也一样。
不知道你看明白没?我在再说一句~~你根本不懂股票~~买本基础点的书~10元的价格有10个人卖~有11个人买~其中有1个人买不到~他就去去10.01的位置买~所以价格就上去了~
![股票市场的天量地量是什么概念?有什么标准?](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2054bea60678fb26?MhsxE.jpg)
四、为什么天价天量不可能在一日出现?如果是高位跳空高开放天量大阴线这种情况呢?
天量和天价不同一天原因:天量后还有冲高的动作。
是主力操纵股价行为所致。
股价经过连续大幅拉升后往往会做最后一冲以完成最后的派发出货任务,最终以巨额的成交量结束上升格局,天量见天价因此就成为很多股票常见的顶部。
股票最后的顶部大量形成往往是主力之间通过对倒以吸引跟风盘从而完成最后的筹码派发的结果,很明显这是主力操纵股价的行为所致。
例如:有主力A和B要运作一支股票,主力A和主力B之间在股价运作前有以下协议:A完成最初的建仓及后续的拉升工作,A在最后一冲即天价时把筹码转交给主力B,同时A会将所获利润的一部分分给主力B,B接过A的天价筹码完成最后的运作。
![为什么天价天量不可能在一日出现?如果是高位跳空高开放天量大阴线这种情况呢?](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e204a6424d5eb2d7?9Yope.jpg)
五、什么是股票的量
1:每天成交的数量2:K线图里的VOLUME3:同2
![什么是股票的量](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a6d2a972ab3fcc4b?ThpMZ.jpg)
六、如果一个股票一天涨停并放出天量这表示什么?
要么就是绝佳利好刺激 要么就是大肆炒作
![如果一个股票一天涨停并放出天量这表示什么?](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6029885bb322decc?E4tzR.jpg)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6353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