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看股票,看不懂
我记得很多软件都有模拟买入的。
你先乱买熟悉软件。
股票涉及的东西太多,在这里说不清的。
你明显什么都不懂,我就算简单的说日K线,分时线,你也不明白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如此你想想看光是解释这些名词都要打多少字?而就算解释了你未必会明白。
我只能说,股票软件中很多线条,线条向上为上涨,向下为下跌。
趋势确定,上升不卖,下跌不买,上涨过多,缓涨或横盘、阴柱过多注意卖出,下跌过多跌幅缩短考虑买入做短线波段(跌得太多的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大涨,而是会出现反复做短线的波段),大跌后个股如果横盘时间非常长,就不会有大跌的风险,可以考虑买入做长线,如果横盘时间短就有可能再次深跌。
另外,介意叫熟手带,或者去证券公司学习,开户的证券公司经常会组织对股票知识等的研讨。
不想交太多学费,最好的就是叫熟手带

二、股市看不懂了!该怎么操作
股市如果能看懂就不是股市了。
不光现在的股市象神经病,以前的股市一直象神经病;
不光中国的股市象神经病,全世界的股市都象神经病。
在股市里,是不能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
因为大部分人都用日常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所以人的意识对市场产生了干扰,所以市场就不会符合人的日常思维了。
举个例子:当市场里大部分人认为要上涨,市场真的会上涨吗?不一定哦!因为每个人都看涨,所以想买的人都买完了,没人买了,股市反而下跌。
聪明蛋子就接受血的教训,认为群众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所以下次大部分人都看涨,我要看跌。
结果,第二次大部分人又看涨了,结果这次大部分人都认为群众的认识是错误的,所以都卖了,结果想卖的都卖了,没人卖了,结果市场反而涨了起来。
如果有更聪明的聪明蛋子又接受教训,下次还得判断错。
所以,同样的认为上涨,却可能产生两种结局,看起来象神经病。
其实原因就是人的思维影响了市场的运动的缘故。

三、股票到底是什么啊?说浅显一点啊
给你扫扫盲(纯属娱乐,请勿对号入座)1600年,世界上最早的股票出现在荷兰,1613年成立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1790年,美国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费城股票交易所成立.交易所成立最初的日子里,交易的还不是公司股票,而是政府或半政府有价证券。
1791年美国第一银行在费城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随后宾夕法尼亚银行、费城银行、农机银行等也都纷纷发行股票.中国股市分为三个市场机构每每用大资金进行抽签决定怎样分钱的市场就是一级市场 散户一直在孜孜不倦追求解套的市场就叫二级市场 公司被掏空后只剩个壳还有一堆白骨的市场就是三板市场赌场是有规则的,并且为了让人来赌是公开公正公平操作的,而你在股市一进场就是不公平的先到最大的购书中心买本最便宜的关于股票的书看看顺便看看你以后可能会遇到的现象:开户:不要远程开户,会后悔死你的。
1:全国各地都可开户,带上身份证,带个存折(不带新开一个也行),会写自己名字,114查你附近的交易所,找一家免费开户的公司进去,大吓一声:开户,问三个问题,开户收钱不?最低佣金多钱?其它乱七八糟的还收不?一切搞定,(网上交易要开通电子银行). 2:存钱并把钱用银证转帐到证券帐户,并搞清楚买卖股票是要交税的(千分之一单向),还要交过路费的(千分之三以内双向的佣金),有的市场还收管理费的(一块一次),如果投入资金500块左右,建议直接买点补药补补脑,就不用入市了,如果用全部储蓄和借的钱炒股,建议直接找块豆腐撞死,免得以后还要四处找豆腐。
3:可以在大厅委托,也可电话或网上自助委托,除了大厅交易,其它都不受地域限制,在哪都可委托。
操作1:买进ing...2:买进ing...3:买进ing...4:每天孜孜不倦的学习解套原理 5:终于有一天开窍了:割肉 6:割掉的股放量大涨 7:后悔中......(N天) 8:忽然有了做短线的勇气,追高买入 9:站在高高的山顶,嘴里哼着:我站在48块之巅 10:继续孜孜不倦的学习解套原理 11:再次升华,悟出:补仓 12:一次次的补仓中... 13:经过n年的等待,终于解套 14:卖掉后股价一飞冲天,傻眼中... 15:急不可耐的进入前3项,追高买入+被忽悠买入+抄底买入(不知道底下还有底),由第4项开始循环ing..

四、新手怎样看股票?说清楚点
散户在开始投资股票时,几乎都没有任何投资常识,明牌消息主导全部投资方向,如果一买就输,肯定是祖宗保佑,日后你最多只会小进小出,当个缴证交税的好居民;
万一一买就赢,自以为是的结果,通常都是大赔收场,如何能在投资的起步阶段,尽可能减少损失及累积技术,就成为这个时期的重点。
以下几点是我对股市新鲜人的建议: 1.每天阅读各种股票投资及经济的新闻,要多注意有关股票知识的报道。
至于各别股票的分析报道,大多是小道消息或是过时信息,千万不可以当成买股票的依据。
在每天不知不觉的吸收知识中,你已经慢慢的具备了价值投资的基础观念。
2.景气循环或公司获利的改变,多是长期的变化,经济学家也没办法准确预估,但投资人至少要有最基本的市场及产品观念,你必须要了解这家公司做什么?市场对他的产品评价为何?竞争对手是谁?主要客户在那里?如果有可能,你可以去试吃试用试玩,去第一线了解产品的竞争力。
成长投资是要长期观察才会有效,对散户投资人来说,最简单的方法或许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3.上网观察各家公司的股价变化,日线周线月线的走势,分析他们上涨的原因,股价跟成交量的关系,股价跟消息面的关系,股价跟融资融券的关系,观察分析的越清楚,你赢的机会就越大。
反向投资不是光用嘴说然后胡乱反向,你必须长期观察各种可能的变化,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4.自己分析看看,把分析结果说给别人听,让他告诉你这支股票好不好。
如果反映是正面的,试买一张练习一下技术。
投资理财都是有风险的,长期规划是降低风险的不二法门,日本股神是川银藏先生一生的投资经验有五个原则,最后一个原则就是--孤注一掷的结果多是失败。
散户没有失败的本钱,避免孤注一掷只有一个办法,买股票前你必须事先就有长远的投资计划。
巴菲特的父亲是股票的经纪商,从小就灌输他正确的投资观念,13岁他就买了他第一张股票,并且得到了他的第一笔获利。
股票投资没有速成法也不能靠运气,不能相信明牌也不能只听消息。
想要投资获利,你就必须先建立正确的投资观念,然后多花时间研究,越年轻越早开始研究,时间就对你越有利。
选日不如撞日,推托没时间只是借口,下定决心就从今天开始吧。
谨以此文提供给所有的散户新鲜人,希望你们在学习经验的同时,不用经历跟我一样的错误。

五、什么是股票?我不太清楚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
代表着持有者(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如收取股息和分享红利,还有,若持有一定数量该公司股票时,就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等。
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对股票的买入、卖出之间的股价差额实现套利,简单来说,供求决定价格,买的人多价格就涨,卖的人多价格就跌。
大量资金的流入或流出另到股票价格波动,上上落落不断重复,这就是所说的“炒股”,投资者就是要把握这些股票价格波动,顺势而为,踏准节奏做买卖,就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牟利。
股票有以下五点特性: ;
(l)不可偿还性 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限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了股票后,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级市场卖给第三者。
股票的转让只意味着公司股东的改变,并不减少公司资本。
从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发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于公司存续的期限。
 ;
(2)参与性 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
股票持有者的投资意志和享有的经济利益,通常是通过行使股东参与权来实现的。
股东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大小,取决于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从实践中看,只要股东持有的股票数量达到左右决策结果所需的实际多数时,就能掌握公司的决策控制权。
 ;
(3)收益性 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获取投资的收益。
股息或红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在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得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通过低价买入和高价卖出股票,投资者可以赚取价差利润。
以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股票为例。
如果在1984年底投资1000美元买入该公司股票,到1994年7月便能以11 654美元的市场价格卖出,赚取10倍多的利润。
在通货膨胀时,股票价格会随着公司原有资产重置价格上升而上涨,从而避免了资产贬值。
股票通常被视为在高通货膨胀期间可优先选择的投资对象。
 ;
(4)流通性 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
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数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价对交易量的敏感程度来衡量。
可流通股数越多,成交量越大,价格对成交量越不敏感(价格不会随着成交量一同变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股票的流通,使投资者可以在市场上卖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现金。
通过股票的流通和股价的变动,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潜力的判断。
那些在流通市场上吸引大量投资者、股价不断上涨的行业和公司,可以通过增发股票,不断吸收大量资本进入生产经营活动,收到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
(5)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 股票在交易市场上作为交易对象,同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市场行情和市场价格。
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
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
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例如,称雄于世界计算机产业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当其业绩不凡时,每股价格曾高达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战,出现经营失策而招致亏损时,股价又下跌到40美元。
如果不合时机地在高价位买进该股,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六、炒股是什么,我怎么都看不懂?
学习股票没有捷径可走,要逐渐的积累. 个人认为大智慧免费版的很多功能就已经足够你分析个股和大盘的了,软件不是再收费与否,而是在你看懂没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书上的东西有用因为那是基础,但是能够完全运用于实战的东西不超过25% 顺应趋势,顺势而为,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要逆势而动。
上升通道中顺势做多,下降通道中谨慎抄底,轻仓和持币为主,在主力资金坚决做多前,在放巨量突破压力位之前都要谨慎做多。
钱在主动权就在,主动权在就能去寻找最合适的战机。
而在顺应趋势的情况下投资就要以价值投资结合主力投资为主,这才能够适应中国的具体国情。
炒股要想长期赚钱靠的是长期坚持执行正确的投资理念!价值投资!长期学习和坚持,才能持续稳定的赚钱,如果想让自己变的厉害,没有捷径可以走所以也不存在必须要几年才能学会,股市是随时都在变化的,而人炒股也得跟随具体的新情况进行调整,就像一句老话那样,人活一辈子就得学一辈子,没有结束的时候!选择一支中小盘成长性好的股票, 选股标准是: 1、同大盘或者先于大盘调整了近2、3个月的股票,业绩优良(长期趋势线已经开始扭头向了) 2、主营业绩利润增长达到100%左右甚至以上,2年内的业绩增长稳定,具有较好的成长性,每股收益达到0.5元以上最佳。
3、市盈率最好低于30倍,能在20倍下当然最好(随着股价的上涨市盈率也在升高,只要该企业利润高速增长没有出现停滞的现象可以继续持有,忽略市盈率的升高,因为稳定的利润高增长自然会让市盈率降下来的) 4、主力资金占整支股票筹码比例的60%左右(流通股份最好超过30%能达到50%以上更好,主力出货时间周期加长,小资金选择出逃的时间较为充分) 5、留意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太高了不好,流动资金不充足,公司经营容易出现危机(如果该公司长期保持稳定的高负债率和高利润增长具有很强的成长性,那忽略次问题,只要高成长性因素还在可以继续持有) 6、具体操作时在进入一支股票时就要设置好止损点位,这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是为了防止主力出货后导致自己被深套,在弱势时大盘大跌时是为了使自己躲脱连续大跌的风险,止损位击穿后短时间内收不回来就要坚决止损,要坚决执行自己指定的止损位,一定要克服怕买出后又涨起走了的想法。
不要相信所谓股评专家坚决不卖以后再来补仓摊低的说法,这是非常恶劣的一种说法,使投资者限于被动丧失了资金的主动权。
具体操作:选择上述5种条件具备的股票,长期的成交量地量突然出现逐渐放量上攻后长期趋势线已经出现向上的拐点,先于大盘调整结束扭头向上,以WVAD指标为例当WVAD白线上穿中间虚线前一天买入比较合适(卖出时机正好相反,WVAD白线向下穿过虚线后立即卖出《安全第一》),买入后不要介意短期之内的大盘波动,只要你选则该股的条件还在就不用管,如果在持股过程中出现拉高后高位连续放量可以考虑先卖出50%的该股票,等该股的主力资金持筹比例从60%降到30%时全部卖出,先于主力出货!如果持筹比例到50%后不减少了,就继续持有,不理会主力资金制造的骗人数据,继续持有剩下的股票!直到主力资金降到30%再出货!如果在高位拉升过程中,放出巨量,请立即获利了解,避免主力资金出逃后自己被套 如果你要真正看懂上面这五点,你还是先学点最基本的东西,而炒股心态是很重要的,你也需要多磨练!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总结,请谨慎采纳!祝你好运! 不过还是希望你学点最基础的知识,把地基打牢实点。
祝你08年好运

七、对一个看不懂股的人来,他首先看怎么看懂这东西,然后在想自己想买的那支股呢?
如果你是不清楚规则和手续,那你可以到证券公司营业部去咨询,如果你对股票一点都不清楚的话,我的建议是不急操作,首先是要系统地学习经济类和金融类的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在学习一些股票方面的专业书籍,最后再实际操作,从操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而且相对来说这样所要面临的亏损要小的多,而且承受力也需要的不是很多.等找到自己的方法以后,挣钱就变得比较容易了,就股票专业书籍,我的推荐是:入门方面的书,我推荐广东经济出版社的中译本,它上边有很多原则性的东西,对你的操作入门会有一些比较好的帮助,操作思路方面的,有一本,适合短线方面,,讲巴菲特的,适合长线思维,关于一些基本的技术方面的书我很久不看,不好给你什么建议,你可以多找找吧,另外我的建议就是股票方面的书,尽量看一些国外的,国内的书中有很多人的思维其实并不是很先进,只是希望捞一把版权费而已,所以我的评价不是很高,对了,好象有本台湾人写的股票期货技术指南,大概是这个名字吧,写得还不错,是本绿皮的书,你如果能找到的话,可以看看.希望你早日挣钱

参考文档
下载:什么是看不清的股票.pdf《股票账户提取多久到账》《股票停牌多久下市》下载:什么是看不清的股票.doc更多关于《什么是看不清的股票》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59852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