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不仅注入大量资金,还可以加快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一、股份制改造的意义1.股份制经
股识吧

股票国企改革为什么没了市场.中国股市设立的根本目的,是给经营不善的国企输血解困,都是坑人的东西,能不碰就不碰??

  阅读:5389次 点赞:4次 收藏:87次

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什么,为什么会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
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不仅注入大量资金,还可以加快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一、股份制改造的意义1.股份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目前,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改建的股份制企业达9200家左右,股票上市企业达700家,股份制企业的效益要好于一般的国有企业。
如在沪深上市股份制企业,1997年上半年700家上市公司中亏损的达38家,占上市公司的5.4%,远低于国有企业亏损的平均水平。
就企业规模而言,1996年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3449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为22141亿元,可统计的2200家股份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为2092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的5.86%和9.16%。
由此可见,股份制经济的生产实力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相当大的比例。
就企业效益而言,1996年国有工业企业生产品平均销售利润为456万元/户,而可统计的2200家股份制企业平均销售利润为1836万元/户。
2.推行股份制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股份制可以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也可争取额度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还可以发行b股或到境外上市。
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筹集大量资金,加速企业的发展。
截止到1997年8月底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共计人民币2560亿元,这些资本的注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
3.实行股份制改造,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制改革以后,国家所有者转化为公司股东,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变为股东关系,对企业只有间接管理权,弱化了行政干预。
同时企业具有了独立产权并负起盈亏责任,由行政主体向市场主体转变。
股份制改革后,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初步开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体系,为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监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为企业形成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约束,促使企业对内加强科学管理,对外主动开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的盲目性,克服了短期的行为。
4.推行股份制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推行股份制改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形态,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净资产作价入股,投入或出售给股份制企业取得分红和股利,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同时,股份制企业的“同股同权,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分配原则,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
推行股份制改革,理顺了企业和国家的利润分配关系,有利于企业提高积累能力。
股份制企业实行的利润按分配程序先缴所得税,再提公积金、公益金,最后分红。
企业实现的利润多了,国家收缴的所得税就多,企业的积累也增多,这样就为企业下一步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股份制是与高度社会化生产力和发达的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组织形式,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股份制产生和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严格地说,国企股份制改造试点和证券市场和建立,是在法规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在涉及到产权界定、股权收益和千百万投资者利益的问题上出现了无章可循、各行其是的状况,因此应当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以利于股份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什么,为什么会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吗?

也可能是暂时停牌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吗?


三、国有企业改制后,为什么变成少数人的股东了……??????

国有资产私有化,公饱私囊嘛。
改制后是为上市圈钱,难不成要把这钱钱都给职工不成,当然只有给少数几个高管了,就是股东。

国有企业改制后,为什么变成少数人的股东了……??????


四、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实行市商制度

做市商制度(marketmakerrule)是不同于竞价交易方式的一种证券交易制度,一般为柜台交易市场所采用。
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做市商通过这种不断买卖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做市商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

为什么中国还没有实行市商制度


五、为什么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现行股票发行制度的弊端1)一级市场风险不体现“打新族”没有风险,发行人没有风险,承销人没有风险,所有的市场风险全部集中在二级市场上,一、二级市场上的风险不对称。
核准制下政府通过控制发行节奏和规模调控市场供求关系,事实上消除了发行失败风险;
企业和承销人只有发与不发的决策权,没有发行价格的控制权,市场不好时即使愿意承受高资金成本发行股票融资也不可能。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一、二级市场上价差的存在是一种合理现象。
发行者、保荐机构为了保证发行成功,通常会将发行价格定得略低于二级市场的预测价格。
但这种价差是否出现取决于对未来二级市场价格预测的准确性,因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由于市场上资金分布的不均匀,导致新股筹码过分集中,二级市场上新股交易价格完全被操控,导致“打新”几乎没有风险。
2)资金优先,机会不等现行发行制度在分派网上、网下申购比例后,有资格投资者分别在网上、网下两个平台上开展股票申购。
由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之间资本实力的巨大差距,导致了事实上不同投资者之间的机会不均。
看似公开的抽签方式由于资本规模差异导致了事实上的不公,资本实力雄厚者获得了更多的申购中签机会。
散户中签机会十分渺茫。
缺少对申购上限的限制规定,现行发行制度对新股的分配是给予资本平等权,而不是给予投资者个体平等权。

为什么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


六、中国股市设立的根本目的,是给经营不善的国企输血解困,都是坑人的东西,能不碰就不碰??

这个说法肯定是不正确的。
解释原因:1.  ;
股市是股票交易的二级市场,是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一个渠道。
我国的上市公司不只是国企,还有很多经营很好的民营企业、2. 股票市值变化受影响的不只是投资人,企业的市值也变化了,股价暴跌不管对于企业还是投资者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不能主观的认为,股市一定是坑人的,有怀着投机心思入股市的,也有认真企业的好公司啊。
3. 股市能不能碰,也要看你对股市对公司的了解,不懂就进去瞎猫碰死耗子,大概率会被割韭菜解决办法:1. 厌恶风险,同时也没有任何投资知识,远离股市,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2. 有理财需求,也愿意学习,就掌握知识后来股市试试水。
不懂不碰,钱挣不完但是亏得完。

中国股市设立的根本目的,是给经营不善的国企输血解困,都是坑人的东西,能不碰就不碰??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国企改革为什么没了市场.pdf《入职体检后多久可以拿到股票》《股票交易新股买来多久能买》《股票停牌重组要多久》《一只股票从增发通告到成功要多久》《法院裁定合并重组后股票多久停牌》下载:股票国企改革为什么没了市场.doc更多关于《股票国企改革为什么没了市场》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