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测血压为什么以右上肢为准
一般测血压时,以右上肢(肱动脉)为准。
健康人两上肢的血压可不相等,左右两侧之差可达10~20mmHg,下肢的血压可较上肢高20~30mmHg。
测量下肢血压时,被检查者需采取俯卧位,气袖束于腘窝上部约3~4cm处,测量腘动脉的压力。
血压正常值范围也是根据右上肢血压规定的。
![测血压为什么以右上肢为准](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ee07129018d82fca?Ze9ty.jpg)
二、为什么左胳膊和右胳膊量出来的血压值不一样
可能血管内有东西、建议去医院检查下
![为什么左胳膊和右胳膊量出来的血压值不一样](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d4b13570d1e4ebec?8U9qu.jpg)
三、我想咨询一下为什么我的左胳膊和右胳膊量出来的血压差别比较大?
建议在当地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降压药物治疗,如心通定,最好选择缓释片治疗,如波依定或者寿比山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平时多吃芹菜尤其是其根部,有降压作用,但是只是辅助治疗。
主要还是靠药物治疗。
![我想咨询一下为什么我的左胳膊和右胳膊量出来的血压差别比较大?](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938ee66bbdb5939b?HPQkO.jpg)
四、为什么右上肢的血压比左上肢的高?下肢的收缩压比上肢的高?(急用)
测量血压一般以右上肢为准。
正常人右上肢肱动脉来源于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左上肢肱动脉来源于主动脉弓的第三分支——左锁骨下动脉。
因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等关系,正常右上肢比左上肢血压高0.7-1.3千帕(5-10mmHg)。
平卧时下肢血压一股可比上肢血压高2.7-5.3干帕(20-40毫米汞柱)。
这是由于股动脉管径比肱动脉粗,血流量大之故。
![为什么右上肢的血压比左上肢的高?下肢的收缩压比上肢的高?(急用)](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242e180e8e61f362?5e8fh.jpg)
五、量血压为什么两只胳膊测量的数值会不一样呢?
你好,两只胳膊由于离心脏的距离不一样,血液是有一点差别的。
指导意见:这是正常现象,左上肢血压一般要偏高一点,测血压一般以左上肢为主。
指导意见:这是正常现象,左上肢血压一般要偏高一点,测血压一般以左上肢为主。
![量血压为什么两只胳膊测量的数值会不一样呢?](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850d0b4bb907514a?UQ6oG.jpg)
六、测试血压左臂正常,右臂超高,以谁为准
一般情况下,二边测的血压是不一样的,但是相差不应该太多。
你的左臂血压正常,右臂是超高,相差太多了,重复测一下看看,如果还是差的多,就要找原因了。
不能大意。
![测试血压左臂正常,右臂超高,以谁为准](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7961149ef624de62?hkZ7U.jpg)
七、右上肢比左上肢的血压高因什么引起
其原因是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 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量消耗右侧血压比左侧高10~20mmHg(1.33~2.67kPa) 。
![右上肢比左上肢的血压高因什么引起](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150a1c7a5b495535?SWZ6k.jpg)
八、测量动脉血压时,为何手臂和血压计必须与心脏同高?
测量肱动脉血压要求手臂和带子(不是血压计)与心脏同高是为了减少血液的重力作用导致的血压升高。
![测量动脉血压时,为何手臂和血压计必须与心脏同高?](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cb52512b4c9133fa?qpeDH.jpg)
九、想问一下,我的两个胳膊用半自动血压仪测血压显示两侧心率不一样,右侧比左侧高一倍,是怎么回事?
1.绑袖带时松紧度不一致,重测2.血压计坏了3.测右侧时你本人突发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者阵发性房颤什么的,测左侧时好了4.左侧手臂大血管有血管炎
![想问一下,我的两个胳膊用半自动血压仪测血压显示两侧心率不一样,右侧比左侧高一倍,是怎么回事?](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e34457fda2acdc16?s2rmb.jpg)
参考文档
下载:为什么量血压右胳膊比左胳膊高的多.pdf《股票定增后多久通过》《股票通常会跌多久》《买到手股票多久可以卖》《核酸检测股票能涨多久》《股票违规停牌一般多久》下载:为什么量血压右胳膊比左胳膊高的多.doc更多关于《为什么量血压右胳膊比左胳膊高的多》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4929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