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回条款是为了保护发行人而设计的,旨在迫使转债持有人提前将转债转换成公司股票,从而达到增加股本、降低负债的目的,也避免了利率下调造成的利率损失。
股识吧

赎回可转债增加股本吗为什么;股本多不容易被炒高,但为什么又要高送转增加股本呢?

  阅读:3463次 点赞:32次 收藏:5次
  • 一、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条款有什么作用?

    赎回条款是为了保护发行人而设计的,旨在迫使转债持有人提前将转债转换成公司股票,从而达到增加股本、降低负债的目的,也避免了利率下调造成的利率损失。

    可转换债券的赎回条款有什么作用?


    二、股本多不容易被炒高,但为什么又要高送转增加股本呢?

    再次进行的融资,就是企业钱不够用了

    股本多不容易被炒高,但为什么又要高送转增加股本呢?


    三、可转债行权后,股本就不变?

    展开全部1,何为可转债? 答:可以按一定比例转换成股票的债券。
    2,公司需要什么条件才可发行? 答:当然它要满足发行债券的一般条件,还要满足一下特殊条件 1.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2.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
    3.最近3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平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3,可转债有何投资价值?投资者应该怎样对待? 答:一般能够发行可转债的公司,自身都比较有实力,持有可转债的利率是比较低的,但是可以获得一个未来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期权——将来该公司的股票涨了,可以将债券转换成股票,以获得高额利润。
    个人认为它是一个风险小,回报低的投资工具,但是它附有一个看涨期权,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如果放在投资组合里,可以起到降低投资组合风险的作用。
    3,投资者如何获得? 答:这个问题与事务相关,我不是太了解,一般在证券交易所应该可以买到。
    (没有实务经验,个人估计) 4,可转债会对公司基本面造成什么影响(比方总资产、股东权益、会不会稀释股份等等) 答:可转债对公司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就其发行而言,当然会增加企业的总资产,不会改变股东权益,也不会稀释股份。
    至于后期的影响,要看持有人在到期前会不会把它转换成股票,如果转换成股票,就会增加股东权益,稀释股份了。
    5,可转债的发行会对股价造成何种影响 答:可转债的发行应该是对股价有正面的影响的,市场对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一般是看好的。
    当然这个不是很确定,如果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股净利和每股净资产都会减少,对股价又是有负面影响的。
    6,公司,持股大机构对可转债是什么态度?会采取采取的手法?(会不会在发行前推高或者打压股价等等) 答: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一般是股价被市场低估的公司,他们当然还是想让持有者在到期前将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
    在发行前的手法,我不好说。

    可转债行权后,股本就不变?


    四、转增股本的原因?

    其实是企业每年都有这种把利润拿出一定比例到公积金中。
    当利润增长比较稳定而公积金也达到很高的层度,企业会考虑把公积金转赠股本的方式,也是对企业做大的一种信心。

    转增股本的原因?


    五、赎回条款 可转债的溢价率为什么这么高

    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的,大牛市导致多只转债谢幕,新的转债又未能及时发行,面对包括转债分级基金在内的大量的投资(配置)需求,目前的转债市场已经明显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出现了明显的高估。

    赎回条款 可转债的溢价率为什么这么高


    六、为什么有的可转债会转股溢价那么多

    一般可转债的盘子如果很小的话,就会有溢价。
    这部分溢价是投机价值。

    为什么有的可转债会转股溢价那么多


    七、可转债部分转股后持有的债券为什么成本价变高了?

    可转债部分转股后持有的债券成本价变高了可能是之前的可转债是亏损的。

    可转债部分转股后持有的债券为什么成本价变高了?


    参考文档

    下载:赎回可转债增加股本吗为什么.pdf《债券持有多久变股票》《股票改名st会停牌多久》《川恒转债多久变成股票》《科创板股票申购中签后多久卖》下载:赎回可转债增加股本吗为什么.doc更多关于《赎回可转债增加股本吗为什么》的文档...
    我要评论
    四旦双冰
    发表于 2023-03-23 17:05

    回复 刘湘火:另外,本次可转债设有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在该条款被触发时,公司可能申请向下修正转股价格,导致因本次可转债转股而新增的股本总额增加,从而扩大本次可转债转股对公司原股东的潜在摊薄作用。 四、本次募集资金投向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