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涨停板股票如何买入
能买到无量涨停版的,都是通过VIP通道挂单的。
现在已经停止新增此类通道了,即便新增,和屁散也无关,至少需要几个亿的资金才有资格。
小资金想追涨停,没别办法,只能晚间11点之后,提早挂单,然后听天由命

二、求教:如何能快速买上涨停板股票? 谢!
早排队。
建议不要追涨。

三、问下开涨停的股票怎么买?
即昨收盘价+10%,股票交易遵循股数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所以,可以涨停价挂单早上9.20即可委托买入 (实在看好的话,不太容易买入。
除非机构不买了,个人才有机会,超过10%价格无效);
即使这样,你也不一定能买入,因为你的委托单超不过机构的委托单

四、涨停股怎样买入
涨停股买入量大的话散户是买不了的

五、怎样才能买进涨停的股票
集合竞价挂涨停价。
一、集合竟价也是依次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数量优先.庄家的单也是9:15进入上海或深圳交易所系统的,但他的单数量大,所以他排前边。
9:15至9:25挂的单有时间顺序按时间优先。
二、有的证券公司可以提前挂单,但实际都是9:15进入交易所系统,前一天晚上挂单和9点15分0秒挂单是同一时间进入交易所系统,数量大的先成交。
三、在9:15之前的委托只是在证券公司而没报到交易所。
四、各证券公司在9:15之前就和交易所连线了,但交易所在9:15开始接受挂单委托,在9:15那一刻及以前挂的单都算同一时间,按价格优先,数量优先。
五:集合竟价没成交的单到连续竟价时还有时间优先,一个例子甲乙算同一时间,按数量优先。
(1)9点14分时就直接挂涨停价是无效的,集合竞价的时间是9点15分开始,也许看到的9:15出现的挂单是显示的涨停,但由于期间挂卖的多余买入的,9:25分的开盘就不是涨停价。
(2)挂单要从9:15分整开始,由于网络传输要一定的时间,可能是几秒钟,所以不一定是最先传输到上海或深圳交易系统的。
(3)交易显示不是每笔成交都显示,基本上是5秒显示一次,这5秒之间价格相同以大单者先成交,价格不同以价高者先成交。
(4)遇大利好,大家包括庄稼的操盘手在9:15分打入的单大的很多,涨停价都是一样高,所以买不到。

六、涨停如何买入
没有固定指标能看出股票肯定会涨的,如果有的话,那炒股赚钱就很简单了,很多k线走势图、成交量等都是事后诸葛亮的意思,一般人买到涨停的票也是要运气才能碰上,如果要大跌怎么好看的线都没用。
股市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桶水是很深的,刚在股市是需要交很多学费的,有的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没能踏上赚钱的行列了,散户长期在股市是很难赚钱的,赚点小钱了,后面都会大亏回去,有去了解一下都知道,据统计散户在长期在股市的80-90%都是亏钱的,建议最好不要自己操作,没时间的更做不好,政策、公-司内-幕、板块轮动、风险等信息我们没办法及时了解,所以很难做得好,要想在股市赚-钱,必须找专-业人士带,每个行-业都是专-业人士才能做得好,现在我就是跟着这个高手【ǫ:1031629138】做,我见过最强的一个,经常还能做到涨停票,现在很轻松,只要自己操作买卖就可以了,有了稳定的收益,及时的躲避风险!这是我经历过几年的心酸历程的总结!希望对你有用,少走弯路!

七、涨停如何买入
结合K线,流通盘,涨停原因综合分析。
很难几句话说明,这需要长期观察。
我认为,如果股价被长期打压,或者面临突破,这时,如果跳空高开,或者成交量激增,可以买入。
开始不会封的很死,涨停板有打开的时候就是买入的机会。
有一本《追击涨停板》的书,可以看看。

八、如何确保买到涨停板的股票?
买到涨停板的股票的具体方法如下:1、尽早挂涨停单。
根据我国涨跌停板制度,在中国A股市场,均设有涨幅和跌幅的限制,他们都是10%的限制,即所谓的涨停和跌停,10%的涨幅是针对上一交易日股价而言的(涨停板价=本股票昨日收盘价*1.1,跌停板价=本股票昨日收盘价*0.9)。
即要想买到自己认为明天可能涨停的股票,必须用今天收盘价*1.1得出涨停板价挂单。
2、做好隔夜委托(夜市委托)。
夜市委托也称隔夜委托,即在第一个交易日晚上规定时间(当日晚上20:00-21:30根据证券公司不同,略有差异)之后就可以进行第二交易日的委托,委托会暂存在证券公司系统内,等到第二天早上才报送到交易所主机。
3、挂自己能承受的最大风险巨单。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涨停板的股票都很难买入,这是因为按大单优先的原则,如果我们的单不够大,就可能无法买入。
而且某些一字涨停的股票基本上在集合竞价时就涨停了,这样的股票一般要大户或者庄家才能买到,如果我们能买上一支那基本要靠运气。
当然,如果我们的资金足够大,能出手100万股,或者有上千万或者亿级的资金,想买到这支涨停板的股票还是有希望的,这时其实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支股票的“主力”了。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3587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