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上市公司重组证监会正式受理,第二天股价如何表现
并购重组概念股一直是市场的宠儿,只要有并购重组,公司股价往往会出现连续上涨的状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股价因重组大涨的背后,往往有注入资产高估值、低盈利的陷阱。
注意关注该公司的业绩支撑

二、如何说明并购对上市公司市值的影响
值对并购活动的影响 (一)市值与并购动因 按照Shleifer和Vishiny(2003)的模型,行为经济学假说认为并购交易的主要驱动力是并购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
该假说假定市场是非有效的,即市场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评价存在偏差。
理性的管理者会以被市场高估的公司股票去购买被低估了的相关公司的资产。
并购的实质是并购企业价值被错误估价后,管理者为了获得错误估价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积极的保值策略。
按照其解释,在并购浪潮中一定会发生大量的换股并购(Stock Swap Merger)。
Harford(2004)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上述假说。
另外,为获取市值差额收益的投机心理,也是一些并购活动的重要动机。
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市场的短期投机性较强,投资者热衷于炒作投资概念和题材。
并购公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会引起相关企业股价的上涨。
一些投机资本家利用并购事件进行概念炒作,低买高卖,从中赚取超额收益。
(二)市值与换股并购 换股并购是指并购企业通过本公司股票换取目标公司股票的并购。
良好的市值表现可以提高并购企业股票的支付能力。
目标企业也更加容易接受换股并购的方案。
同时,换股并购也会对并购企业的市值产生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只有当管理层利用所拥有的私人信息意识到企业股价被高估时,并购企业才会选择换股并购。
因此,换股并购会让投资者产生并购企业市值被高估的预期,当并购消息公布时,并购企业的股价会因投资者的预期回归而趋于下降。
Andrade,Mitchell和Stafford(2001)的研究表明,换股并购的并购企业在事件宣告期前后会有显著的负面效应(-2%到-3%的非正常收益)。
三)市值与现金并购 现金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我国企业大多成长历史短暂,自有资金积累不足,因此需要向外部进行融资。
市值规模直接反映并购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吸收能力。
首先,在公司股本不变的情况下,市值越大意味着股价越高,从而股权融资的能力就越强;
其次,公司市值越高,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得到更高的资信评级,融资成本也就越低。
现金并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低成本融资,而市值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的高低。
对于市场而言,现金并购通常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表明并购企业的现金流较大,而且有能力充分利用并购所形成的投资机会。
选择现金并购的企业股票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使其股价上升、市值增加。
(四)市值与反收购 敌意收购指收购方在目标公司不情愿的情况下,通过大量购买目标公司股票取得控股权的收购行为。
这种做法会影响到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不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
在全流通条件下,由于所有股票都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动,敌意收购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市值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反收购能力的新标杆。
市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最容易成为敌意收购者的目标。
市值体现的并不仅仅是股价,而是公司综合实力的象征。
市值越大,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其他企业的能力越强,反收购能力也相对越强。

三、如何认识和评估并购企业的价值
并购企业价值评估 :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并购企业自身价值评估、并购投资的价值评估。
而通常评估中说做的只有第一个目标企业价值评估,后两个并没有做,但是这两方面是评估师的职责范围,而且是最适合评估做的。
(一)目标企业自身价值评估:n 评估方法Ø 收益法Ø 资产基础法Ø 市场法n 评估思路: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
主要是要看目标企业的经营特点、资产状况以及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认识,从而来考虑使用什么方法评估。
1、市场法:在国内市场上类似的交易案例比较少,应用条件存在限制。
虽然由1300多家上市公司,但是市场没有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市公司一般有70%的股份不流通,市场价格只是30%流通股的价值,所以简单运用市盈率倍数来修正被评估企业价值,其结论不可靠,而评估追求的就是可靠性,而不是精确性,所以更多的运用是成本法和资产基础法。
2、“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中提出不要单独运用某种方法,所以在未来并购中更多的是要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如果这两种方法的结论存在差异的话,就要检查两种方法路径是否可靠,才能判断其结论是否可靠。
如果两种方法的资料和路径是可靠的,那么一般来说两种方法的结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但在过去我们的认识是有误区的,特别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原来提出以成本法为基础,收益法为验证。
使用成本法的时候,面对的客体的特征是:多的是资产,少的是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前期不是为了改制,而是主要为获得现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上市公司上市后会发生变化,原因就是改制时就存在着众多的问题。
要解决资产和效益问题的方法无非两条,一是剥离,把上市企业缩小,但部分剥离后就可能存在关联交易,而且即使这样的剥离也会存在着资产和效益的不匹配,就要求评估值不要太高,甚至有一点时间证监会要求净资产增值率不能超过20%,从而在使用成本法评估时,就会出现就低不就高。
二是一个企业要改制上市,起初要求是净资产利润率不低于10%,后来是不低于银行的存款利率,而评估值与利润之比还要追求一个高值,因为股票发行价格是每股净利润乘以市盈率,而在市盈率被证监会确定的情况下,只能提高每股净利润来扩大融资量。
按这样两种路径来评估,肯定是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将会远远高于成本法的评估结果,但现象却是收益法评估结果与成本法评估结果是一致的,因为要用收益法验证成本法的结果,所以即使验证了,收益法的结果也是不用再看的。
因而目标和路径是存在问题的,在这样的前提和条件下,两种方法的应用是有限的。
然而“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的推出,使得在未来的并购企业的评估中,通常会是两种方法,如果两种方法存在差异,就要分析路径、判断、价值取得是否可靠。
3、收益法评估中的问题:(1)预测期的确定:除了有明确的规定,通常是3-5年,之后采用永续,但是却都没考虑内在约束条件:对并购企业来说,评估的是某时点目标企业资产规模不变的价值,而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未来收益的决定取决于成本减少和收入增加,即影响未来收益的是产量、价格和成本。
而任何企业都有不同的成长阶段,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现,价格产量实现的规模都有一定的度,不可能无限增长,而预测3-5年就是预测资产规模不变的度。
(2)简单应用企业发展规划:一般企业的规划比较乐观,特别是作为被并购企业,为了卖得高价,是将所有的想法都溶于规划中,而并未考虑未来增长是由什么因素造成。
如果规划假设未来市场充分实现等等,这就需要分析收入增长是否是由于投资扩大引起。

四、如何分析上市公司并购价值
一、战略价值分析 战略价值是促使产业资本并购或者回购相应目标的主要因素,也往往是由产业资本战略目标不可逆转和上市公司独特资源的几乎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是我们考虑的最主要方面。
独特资源往往是并购的首要目标,比如地产、连锁商业还有一些诸如矿类的资源,其往往具备不可替代性,其它试图进入该行业领域的产业资本必须或几乎要通过收购来切入。
而已经占有该资源的大股东也几乎不可随意放弃,可能采取回购股权的方式加强控制。
这类情况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门店、土地、渠道、品牌、矿产等一些具有较为明显垄断性的独特资产。
二、重置成本和市值比较 对于产业资本来说,如何尽量低成本收购实业资本也是其重点考虑的问题。
那么对比分析重置成本和市值之间的差距,就可较为清楚的分析这一因素。
市值较重置成本越低,则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越大。
不同行业的重置成本都有较大差别,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三、行业情况分析 策门槛和行业集中度是决定行业并购活跃度的主要因素。
1)策门槛 比如金融行业的并购就不容易发生,这是和策管制密切相关的。
一般情况下和国计生密切相关的行业,并购的策成本往往非常高,也很不容发生市场行为模式下的并购。
并购涉及的复杂因素多,不确定性较大。
而由于缺乏控制权竞争和争夺的压力,控股方回购积极性也会相应削弱。
2)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越低,则并购和控股权争夺一般情况下越容易高发,反之则不然。
四、股东和股本结构 股权结构和股东情况也往往是决定并购和回购活跃度的重要因素。
1)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越是分散,越容易产生各类并购行为,也越容易刺激大股东回购。
反之股权较为集中,或一致行为人持有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发生二级市场并购难度一般较大,控制权转移更多可能以股权协议转让为主。
另外,大股东有回购承诺或者表态回购意愿的也必须要关注。
2)其它大股东情况分析 大股东的资金紧张情况,或者该行业资金面普遍紧张,都可能会导致大股东方面愿意引入新的战略投资方,或者对恶性并购行为的抵抗力减弱从而引来其它产业资本关注。
3)股东行为 抛售或者增持的历史记录,从侧面来分析大股东对该公司实业价值的看法。
4)股本规模 一般而言,股本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有能力并购其的产业资本往往越多,并购所需的资金成本一般较小。
所以,小股本上市公司在同等条件下,更容易出现并购或者回购。
尤其是中小板中一些有价值的营企业龙头,其被并购的概率往往较大。

五、如何说明并购对上市公司市值的影响
那要看注入什么样的资产而定,如果好的资产溢价就高反之就差些。

六、求解:一家上市公司被(借壳)重组后的股价该如何估算?
那要看注入什么样的资产而定,如果好的资产溢价就高反之就差些。

七、并购估值怎么给
并购进对标的公司的估值一般需要参考以下几点:一:同行来同类型公司目前的估值水平。
二:和同行相比,公司的行业地位,盈利能力,团队建设,创新能力如何。
以第一条为基本,进行溢价或折价。
三:业绩承诺如何。
如业绩承诺不达标时,原股东如何进行补偿,业绩承诺是否是高增长。
四:并购时的付款条件。
是按业绩完成情况进行分期付款,还是一次性付款,没有附加条件。
五:并购购份的多少。
如对标的物的全部股份的并购,还是只并购部分股权。
六:并购后原公司的债务,担保如何处理的问题。
还有其它的相关事项。
如并购后管理人员的安置问题等等,所以对于并购来说,一般都是在相互有意向的情况下,找专业的资产评估公司进行资产尽职调查,并进行评估,然后协商谈判。

参考文档
下载:并购重组后上市公司如何估值.pdf《股票持有多久合适》《基金多久更换一次股票》《股票上升趋势多久比较稳固》《股票大盘闭仓一次多久时间》下载:并购重组后上市公司如何估值.doc更多关于《并购重组后上市公司如何估值》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3583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