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分析上市公司并购价值
值对并购活动的影响 (一)市值与并购动因 按照Shleifer和Vishiny(2003)的模型,行为经济学假说认为并购交易的主要驱动力是并购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
该假说假定市场是非有效的,即市场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评价存在偏差。
理性的管理者会以被市场高估的公司股票去购买被低估了的相关公司的资产。
并购的实质是并购企业价值被错误估价后,管理者为了获得错误估价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积极的保值策略。
按照其解释,在并购浪潮中一定会发生大量的换股并购(Stock Swap Merger)。
Harford(2004)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上述假说。
另外,为获取市值差额收益的投机心理,也是一些并购活动的重要动机。
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市场的短期投机性较强,投资者热衷于炒作投资概念和题材。
并购公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会引起相关企业股价的上涨。
一些投机资本家利用并购事件进行概念炒作,低买高卖,从中赚取超额收益。
(二)市值与换股并购 换股并购是指并购企业通过本公司股票换取目标公司股票的并购。
良好的市值表现可以提高并购企业股票的支付能力。
目标企业也更加容易接受换股并购的方案。
同时,换股并购也会对并购企业的市值产生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只有当管理层利用所拥有的私人信息意识到企业股价被高估时,并购企业才会选择换股并购。
因此,换股并购会让投资者产生并购企业市值被高估的预期,当并购消息公布时,并购企业的股价会因投资者的预期回归而趋于下降。
Andrade,Mitchell和Stafford(2001)的研究表明,换股并购的并购企业在事件宣告期前后会有显著的负面效应(-2%到-3%的非正常收益)。
三)市值与现金并购 现金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我国企业大多成长历史短暂,自有资金积累不足,因此需要向外部进行融资。
市值规模直接反映并购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吸收能力。
首先,在公司股本不变的情况下,市值越大意味着股价越高,从而股权融资的能力就越强;
其次,公司市值越高,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得到更高的资信评级,融资成本也就越低。
现金并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低成本融资,而市值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的高低。
对于市场而言,现金并购通常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表明并购企业的现金流较大,而且有能力充分利用并购所形成的投资机会。
选择现金并购的企业股票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使其股价上升、市值增加。
(四)市值与反收购 敌意收购指收购方在目标公司不情愿的情况下,通过大量购买目标公司股票取得控股权的收购行为。
这种做法会影响到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不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
在全流通条件下,由于所有股票都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动,敌意收购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市值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反收购能力的新标杆。
市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最容易成为敌意收购者的目标。
市值体现的并不仅仅是股价,而是公司综合实力的象征。
市值越大,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其他企业的能力越强,反收购能力也相对越强。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并购价值](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569565182a4a13e8?QJo2w.jpg)
二、如何理解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
《证券法》第九十四条规定:“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股权转让。
以协议方式收购上市公司时,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三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
在未作出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证券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实际上是对收购人规定了一个依据和两个义务。
一个依据是收购人收购上市公司,必须依照《公司法》、《证券法》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与被收购公司的股东协商进行股权转让,凡未进行与被收购的公司的股东进行协商股权转让,收购行为无效,两个义务也不存在。
两个义务是指: 一、协议收购上市公司,必须报告有关部门并进行公告,这是收购人的基本义务,包含三个工作内容: 1)协议收购达成后,收购人必须在三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作出书面报告;
2)收购人必须在三日内向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
3)收购人在向国务院证券监督机构和证监所作出书面报告的基础上在媒体上(如报刊、电视等)进行公告。
二、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要求公告,是要求收购人的行为,即收购工作应当公开进行,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侵害与影响其他人的合法利益。
采取协议收购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的,应当委托证券交易结算机构保管收购协议转让的股票,并将资金存放指定的银行。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的协议收购](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9e23c156d843453e?vRlUX.jpg)
三、怎么看企业并购前后的资产流动性好坏?一般分析哪些指标?
展开全部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现金流量倍数:(1)总现金流量/流动负债(2)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4、可动用的银行短期贷款指标等分别计算上述指标,以并购前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计算和并购后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现金流量表计算。
一般都是有可比性的。
特殊地,对于并购行业与原行业有显著区别的,应考虑行业差异导致的相关指标影响。
![怎么看企业并购前后的资产流动性好坏?一般分析哪些指标?](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49b4ffdb6bb1723c?rEyUg.jpg)
四、如何进行并购业务分析?如何进行投资价值分析?
这个概念就很广泛了,首先公司都有投资规划,考量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目标市场,而目标市场由行业和地域组成,行业可参考下面3种:横向并购;
纵向并购;
混合并购;
地域考量的因素更多了:原材料、交通、税收、劳动力、金融等方面。
大的范围还包括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环境等等。
需要公司内部各部门做详细的尽职调查报告,包括法务、营销、财务等等部门的通力合作!
![如何进行并购业务分析?如何进行投资价值分析?](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569565182a4a13e8?3FWdo.jpg)
五、如何说明并购对上市公司市值的影响
值对并购活动的影响 (一)市值与并购动因 按照Shleifer和Vishiny(2003)的模型,行为经济学假说认为并购交易的主要驱动力是并购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
该假说假定市场是非有效的,即市场对企业市场价值的评价存在偏差。
理性的管理者会以被市场高估的公司股票去购买被低估了的相关公司的资产。
并购的实质是并购企业价值被错误估价后,管理者为了获得错误估价的利益而采取的一种积极的保值策略。
按照其解释,在并购浪潮中一定会发生大量的换股并购(Stock Swap Merger)。
Harford(2004)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上述假说。
另外,为获取市值差额收益的投机心理,也是一些并购活动的重要动机。
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市场的短期投机性较强,投资者热衷于炒作投资概念和题材。
并购公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会引起相关企业股价的上涨。
一些投机资本家利用并购事件进行概念炒作,低买高卖,从中赚取超额收益。
(二)市值与换股并购 换股并购是指并购企业通过本公司股票换取目标公司股票的并购。
良好的市值表现可以提高并购企业股票的支付能力。
目标企业也更加容易接受换股并购的方案。
同时,换股并购也会对并购企业的市值产生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只有当管理层利用所拥有的私人信息意识到企业股价被高估时,并购企业才会选择换股并购。
因此,换股并购会让投资者产生并购企业市值被高估的预期,当并购消息公布时,并购企业的股价会因投资者的预期回归而趋于下降。
Andrade,Mitchell和Stafford(2001)的研究表明,换股并购的并购企业在事件宣告期前后会有显著的负面效应(-2%到-3%的非正常收益)。
三)市值与现金并购 现金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我国企业大多成长历史短暂,自有资金积累不足,因此需要向外部进行融资。
市值规模直接反映并购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吸收能力。
首先,在公司股本不变的情况下,市值越大意味着股价越高,从而股权融资的能力就越强;
其次,公司市值越高,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得到更高的资信评级,融资成本也就越低。
现金并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低成本融资,而市值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的高低。
对于市场而言,现金并购通常认为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表明并购企业的现金流较大,而且有能力充分利用并购所形成的投资机会。
选择现金并购的企业股票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使其股价上升、市值增加。
(四)市值与反收购 敌意收购指收购方在目标公司不情愿的情况下,通过大量购买目标公司股票取得控股权的收购行为。
这种做法会影响到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不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
在全流通条件下,由于所有股票都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动,敌意收购的可能性将会增加。
市值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反收购能力的新标杆。
市值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最容易成为敌意收购者的目标。
市值体现的并不仅仅是股价,而是公司综合实力的象征。
市值越大,表明上市公司并购其他企业的能力越强,反收购能力也相对越强。
![如何说明并购对上市公司市值的影响](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17895c95f93c6d80?CJgGx.jpg)
六、什么是上市公司收购?意义是什么?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依法购买股份有限公司已发行上市的股份,从而获得该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意义: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公开收购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依法发行上市的的股份以曲线收购达到对该公司控股或者合并目的的行为。
其主要内涵可作如下理解: 其一,上市公司收购的目标是上市公司,收购的标的物是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而不是目标公司的具体资产;
其二,上市公司收购的主体是投资者,投资者即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经济实体;
其三,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股或者取得控制权。
收购成功后,收购方一般并不将目标公司的法人资格解散,更不会将目标公司的上市资格主动取消。
在中国,保持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并利用该宝贵的壳资源从事资本运作以获得发展,是收购的终极目的。
![什么是上市公司收购?意义是什么?](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e533c766b7dd7b34?wqVSr.jpg)
七、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有哪些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1.偿债风险偿债风险存在于企业债务收购中,特别是存在于杠杆并购中。
杠杆并购中,并购企业不必拥有巨额资金,旨在通过举借债务解决收购中的资金问题,自有资金只占所需总金额的10%,贷款约占50—70%,投资者发行高息风险债券约占收购金额的20—40%。
由于高息风险债券资金成本很高,而收购后目标企业未来资金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合后的目标企业是否有稳定足额的现金净流量。
2.流动性资金流动性资金是指企业并购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
在并购活动中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3.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是指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的企业财务制度、财务运营、财务行为、财务协同等因素的影响,使并购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与预期的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
企业并购完成后,如果不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整合,也很难使并购后的企业产生规模经济、财务协同等效应。
要实现预期的规模经济,必然要实现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事等方面的一体化,降低管理费用、固定成本费用,这种系统的、结构化的改革,会导致并购双方的矛盾。
如果处理不当,企业管理效率将会受到极大影响。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方法有哪些](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41cef31197bb3ba6?VFyUo.jpg)
八、上市公司并购的意义
第一,对被并购的企业来讲是注入优质资产,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第二,对并购方来讲是扩大企业规模,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第三,对中小投资者来讲等于弃暗投明。
第四,对整个行业来讲,优化资源配置。
第五,对普通员工来讲,工作环境以及待遇都是很大的改善啊。
![上市公司并购的意义](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4d5dc8859fada083?4cfqR.jpg)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3369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