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计算股票的买入和卖出的成本?
展开全部买进和卖出都需要收费!具体请看: 股票交易费用表 收费项目 深圳A股 上海A股 深圳B股 上海B股 印花税 1‰ 1‰ 1‰ 1‰ 佣金 小于或等于3‰ 起点:5元 小于或等于3‰ 过户费 无 1‰(按股数计算,起点:1元) 委托费 无 5元(按每笔收费) 结算费 无 无
二、股票如果卖出五十股怎么算成本
如果只卖零股(即不足一手)的相关交易成本也太高了,要注意证券公司一般的佣金收取是对单笔交易进行收取的,佣金收取标准是按一定比例与成交金额相乘收取的,一般这比例是最高千分之三,若单笔交易佣金不足五元收取五元,一般你卖五十股的情下都要收取五元的佣金,另外你若交易的上海股票则要收取过户费,过户费是按每一千股一元收取的,是按股票数量收取的,与成交金额拉不上关系,若单笔交易的过户费不足一元收取一元,深圳股票没有这项规定。
故此你若卖五十股相关交易成本很高的,如没有必要不要这样卖,若你卖完还有相关股票的持仓,这股票的持仓成本会以你这项交易的历史总持仓资金成本减去你卖出相关股票后所得资金的差,然后除以所剩余股票的数量就是你现在持有这股票的持仓成本,即(历史总持仓资金成本-卖出股票后所得资金)/剩余股票的数量。
至于你卖多少股并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看买卖的成本的高低来进行操作,如果你的一百股的成本已经是交易的最高成本,当然是卖得越多越好,卖得多可以降低相关交易手续费的成本效应,卖得越少实际上的交易单位成本很高的。
三、怎么算卖掉股票后,成本降低多少
计算一只股票多次买卖后,剩余股票的成本价公式如下:所有买入成交金额,加上所有买卖的手续费,减去所有卖出成交金额,最后除以剩余股票数量,就是剩余股票的成本价。
四、怎样计算股票成本
方法如下: 1、成本价只计算买入的成本即用户买入单只股票后,成本价为买入股票的买入金额加上交易费用(佣金和手续费)除以持股股数的数值,持股期间不考虑卖出股票有盈利;
计算公式:成本价=买入金额/持股股数 举例: 用户某日以10元买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费用50元,则成本价为(1000*10+50)/1000=10.05如用户第二日卖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余部分股票的成本价不变,卖出部分股票直接计算盈利,不摊薄到剩余股票的成本价;
举例: 用户第二日以11元卖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费用25元,兑现金额为500*11-25=5475,此时盈利部分直接计入资产总额,持有股票的成本价不变仍为10.05元;
如用户第二日继续买入此股票,则持有股票的成本价会根据其买入的成本情况,进行摊薄;
计算公式:成本价=(第一次买入金额+第二买入金额)/持股股数。
举例: 用户第二日以10.50元买入同一股票1000股,交易费用52元,则成本价为{(500*10+25)+(1000*10.5+52)}/1500=10.385,如用户第三日以11元卖出800股,交易费用为49元,兑现金额为800*11-49=8750,盈利部分直接计入资产总额,剩余持有的700股成本仍为10.385元;
2、成本价计算持股期间卖出股票盈亏 即用户买入单只股票后,成本价为买入股票的买入金额加上交易费用(佣金和手续费)除以持股股数的数值,如持股期间卖出股票有盈利,则买入金额需要扣除这些金额;
计算公式:成本价=(买入金额-盈亏金额)/持股股数。
说明: 1.公式中的盈亏金额包括卖出股票的盈利或亏损金额;
2.如盈亏金额为负值,即为亏损,公式中减负值则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买入金额大,成本价增加;
反之当卖出股票盈亏,盈亏金额为正值,则公式中的分子比买入金额小,成本价减小。
五、股票卖出一部分它,剩余部分成本价是怎样计算
如果你卖出的部分是亏损的,它把亏损的那些累计到那些没卖的股票中,从而使你的股票成本高于以前;
如果是你你卖出的部分是盈利的,它就把盈利的那些累计到那些没卖的股票中,从而使你的股票成本低于以前。
六、如何计算股票卖出后剩余股票的成本价
成本价=[∑(购买股票数×购买单价-购买费用)-(∑卖出股票数×卖出股票单价+卖出费用)]/[∑(购买股票数)-∑(卖出股票数)]则你的股票成本可以得出:[(23.56×3000)-(24.16×1000-卖出费用)/(3000-1000)上式中只有23.56×3000说明你的成本已经是购买价+费用了。
至于费用根据你所在的证券所和交易方式以及是沪市还是深市股票有关。
不管买或卖,费用等于:(股价×股数)×(交易所拥金率+印花税率)+其他费用:交易佣金率最低5元,一般在0.1%-0.3%之间,视证券所和交易方式而定,网上低于电话低于现场交易;
印花税费率为0.1%,最低5元。
对于深市,没有其他费用,对于沪市其他费用是股票过户费(每1000股1元,最少1元).可以算出你的交易佣金率+印花税率是:3.3‰(如果深市),3.28‰(如果是沪市)。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3300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