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么发现庄家操作过的股票
所谓庄家其实也是买家,他们通常都是在低价位时秘密的收集大量的筹码,达到能够影响到市场价格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大举拉升,拉到一定价位再将筹码转交到追高的散户手中。
最近庄家操作过的股票有不少,比如浙江东日,百润股份,罗顿发展,江山股份,短短几日时间股价就大幅拉升,几近翻倍,这不是散户资金能做到的。
二、有什么方法可以看出股票有庄家操作?
一:一般的证券公司软件有庄家抬轿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二:分时成交上 紫单(500手以上)频繁出现...或者有规律的单 100 200 300...也就是传说中的拖拉机单有出现迹象 具体概念请百度...会比我解释更给力,三:换手率与成交量 四:一般软件下面的那个筹码分布 移动分析 具体的请追问其实最最简单的是 买个收费炒股软件 当然 我不是卖软件的。
三、如何看一支股票有没有庄家在里面
1、庄家出货的特征有:①均线系统的特征: 股价经过大幅上涨,从均线上看,5日均线从上向下死叉10日均线,股价头部形态出现。
5日,10日,30日均线形成价压,后势看淡,60日均线走平或向下拐头,表示中期转势在即。
②成交量系统的特征:从成交量看,股价经大幅上涨,成交量突然在顶部急剧放量,并且股价转而向下,说明庄家正积极出货。
如果股价不能再次上涨,但成交量放大,此为量价背离,这多是庄家在偷偷的出货。
如果股价处于升势中,突然止涨而下跌,成交量大幅增加或无量[控盘不好],说明庄家急于出货。
在上涨的高价区,股价仍然上涨,但成交量不能有效放大,说明高位承接盘不足,后势不乐观。
③k线系统的特征:在出货阶段,股价在高位的K线常常是阴阳相间,大阴中阴k线的数量不断增多,阴多于阳,股价向下跳空缺口儿不能回补,K线组合形状多为长阴墓碑,三只乌鸦,平顶,下降三步曲等。
2、出货是股市用语,出货指在高价时,不动声色地卖出,称为出货。
与吸货相反。
庄股被主力控盘后,经过长期炒作,大部分筹码已被高度锁定,成交量十分稀少,很难吸引散户跟风,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要完成出货绝非易事;
而股价一旦经过除权之后,就会回到一个相对低位,令人感到并不是那么高了。
事实上,经过复权之后,股价仍处于高位,许多投资者不明真相,以为是刚从底部启动,盲目跟风,很容易成为主力拉高出货的牺牲品。
四、如何能看出庄家控股情况?
一般具备了下述特征之一就可初步判断庄家筹码锁定,建仓已进入尾声: 其一,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长阳或封死涨停。
相中新股的庄家进场吸货,经过一段时间收集,如果庄家用很少的资金就能轻松地拉出涨停,那就说明庄家筹码收集工作已近尾声,具备了控盘能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盘面。
其二,K线走势我行我素,不理会大盘而走出独立行情。
有的股票,大盘涨它不涨,大盘跌它不跌。
这种情况通常表明大部分筹码已落入庄家囊中:当大势向下,有浮筹砸盘,庄家便把筹码托住,封死下跌空间,以防廉价筹码被人抢了去;大势向上或企稳,有游资抢盘,但庄家由于种种原因此时仍不想发动行情,于是便有凶狠的砸盘出现,封住股价的上涨空间,不让短线热钱打乱炒作计划。
股票的K线形态就横向盘整,或沿均线小幅震荡盘升。
其三,K线走势起伏不定,而分时走势图剧烈震荡,成交量极度萎缩。
庄家到了收集末期,为了洗掉短线获利盘,消磨散户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筹码做图。
从日K线上看,股价起伏不定,一会儿到了浪尖,一会儿到了谷底,但股价总是冲不破箱顶也跌不破箱底。
而当日分时走势图上更是大幅震荡。
委买、委卖之间价格差距也非常大,有时相差几分,有时相差几毛,给人一种莫名其妙、飘忽不定的感觉。
成交量也极不规则,有时几分钟才成交一笔,有时十几分钟才成交一笔,分时走势图画出横线或竖线,形成矩形,成交量也极度萎缩。
上档抛压极轻,下档支撑有力,浮动筹码极少。
其四,遇利空打击股价不跌反涨,或当天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股价迅速恢复到原来的价位。
突发性利空袭来,庄家措手不及,散户筹码可以抛了就跑,而庄家却只能兜着。
于是盘面可以看到利空袭来当日,开盘后抛盘很多而接盘更多,不久抛盘减少,股价企稳。
由于害怕散户捡到便宜筹码,第二日股价又被庄家早早地拉升到原位.
五、如何看一只股票里有没有庄家?
如何看一只股票里有没有庄家的方法如下:1. 做形态;
2. 脉冲式放量;
3. 放量突破形态;
4. 25%-30%洗盘;
5. 急速拉升;
6. 做出顶部形态出货。
以上是有远见的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常用手法。
切记不要根据某一个交易日的量能和所谓大单进出判断所谓庄家。
筹码归边是需要时间的,行情的展开是需要时间的。
另外,主力资金链断裂等黑天鹅事件是无法预判的,需要盯紧盘面的走势,趋势走坏即可离场,切莫猜忌庄家是否离场。
因为,他们也可能“做项目”失败。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31231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