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金是怎么复利的啊????怎么感觉不出来啊,和股票有什么区别么???
基金有复利效应,资产本身产生利息的话就有复利效应。
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说GDP,一个经济体假设能保持3%的增长,那么这个经济体23年后经济重量就会翻一番,因为不是1+0.3+0.3+0.3……而是1*1.03^23。
1000块钱放银行,如果银行能固定一年给你3%的利息,那么23年后,1000块将会变成2000块。
投资基金的话,基金经理就拿你的钱去投股市上的公司,说白了其实就是投资企业,就跟看生意一样。
当然,关键还是看你懂不懂投的生意,如果看不懂,确实投宽基指数就行了,反正中国经济整体往前走。
因为……在盈利的时候就要止盈?见过哪家老板在公司蒸蒸日上、行业前景明朗的时候说“咱们少赚点钱得了,把公司卖给别人吧”不分红就是坏基金,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就像如果你去开厂子,干了两年后发觉还有市场可开拓,但是要把今年赚到的钱再投入到生产线上,难道你还会把钱花了去借别人钱投入,或者索性不开拓了?拿基金产品作为例子,假如你投1块钱到一个年化收益为8%的红利再投资基金里,30年后,你的经纪账户里的这1块钱就变成1.08^30=10块钱,也就是这30年间都没有分红的情况,所有的红利都直接再投回到该基金里了。
假如这个基金是完全分配收益,也就是分红的情况的话,那这30年间首先你会一直拿到应有的分红,然后30年后你经纪账户里的这1块钱会变成1+0.08x30=3块4毛钱。
这并不代表红利再投资类产品就要比分红产品好。
好不好完全取决于投资者个人情况——你的年龄、投资期限、投资目标等等。
比如,你可能刚开始工作不久,打算每月雷打不动地攒些钱作为自己的退休金储备,那也就是说你的这笔投资的投资期限会在35年左右,那自然红利再投资类基金更适合你了。
而分红基金的话对那些没有其他收入,但有很多存款的人会比较有意义,这样这些人每月光靠分红就可以有可观的收入了。
比如像刚退休的人们,或者手头上存款很多、不想工作的人们。
二、﹠如何实现复利?
基金分红再投资,存款利息再投资都是复利。
三、基金是怎么复利的啊????怎么感觉不出来啊,和股票有什么区别么???
1、如你今天的基金是1元的净值,到明天如果变成1.1了,就得了0.1的利,如果后天再涨就是在1.1的基础上增加,依次类推。
不就行成复利了? 2、分红,基金到一定时间就会有分红,按持有人份数计,自己持有份数增加,以后再分再增加!。
。
。
。
我也是个新手这样讲不知道你清楚了吗?
四、请大家教教我如何理财吧,怎样才能实现最大的复利…
个人认为你可以选择性的找一些理财书学习一下,毕竟购买基金,股票等理财产品时需要一些理论基础。
你高中学历是能看懂的,所涉及的计算类的不是很难的。
现在给你些建议,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可以初期选择:《1》1000元的零存整取,年期可以先定为一年,就是你每月存1000,一年之后的12000加利息171.是12171 《2》1000用来买基金定投。
这个利率高些,有的达到百分之三点多,不过相对有些风险,刚开始不会,可以去银行咨询理财师,他们会很欢迎的,个人认为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信誉好,先做短期试试,每个月500,就好别太多,有风险
五、如何实现股市投资的复利效应
所谓复利就是用户将盈利进行再投资,这样可以得到比用户原有投资本金更多的投资收益。
要想在股市投资实现复利效应,就要保证每次投资没有亏损,适当的调低投资预期规避风险。
六、";复利";就是";利生利";,前提是什么?是稳健,是防范一切风险,股市里如何做到这点
展开全部复利计算只需要明确时点,比如货币基金是每天分红的话,那么今天的分红明天就会计入计息资产,就是按日复利。
如果是每月分红的话,那么就是按月复利。
股市里做到复利前提是先盈利。
但以盈利为目标并不意味着防范一切风险,因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大概率下,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
七、请问ETF基金是否有复利效应,别的基金是红利再投资,但ETF跟买股票一样,怎样产生复利呢?
ETF基金不能红利再投。
首先你要明白红利再投资的意义.基金分红后,你手上的现金多了,相应通过基金间接投资于股票的就少。
通过红利再投资将现金再换成股票。
在现实中ETF一般持有的股票接近99%,远高于一般的基金。
ETF一般很少分红。
ETF是指数型基金。
可以肯定的是指数型基金中ETF效率是最高的。
红利再投资只是基金营销的手段,本身就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拿现金比红利再投资更好,有钱当然是落袋为安。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基金是怎样实现复利的.pdf《股票停牌后多久能买》《华为离职保留股票多久》《周五股票卖出后钱多久到账》下载:股票基金是怎样实现复利的.doc更多关于《股票基金是怎样实现复利的》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3106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