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9年的账簿印花税,若在10年补报,从哪日开始计算滞纳金
从账簿的启用日开始计算到你纳税的当天。
你算算。
假如年头开始启用。
2022.1.1缴纳滞纳金税率每天万分之五账簿(非资金账簿)每本5元所以应该补税5元 缴纳滞纳金5*0.0005*365=0.9125

二、土地转让合同里面,转让方的印花税有没有税收政策的减免优惠?涉及的滞纳金怎么计算?
土地所有权是国家所有,企业或个人只能购买其使用权,其转让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列举的应税项目,不涉及印花税。

三、购销合同印花税怎么算
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的规定税率为0.03%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若你订立产品购销合同两件,所载金额为150万元, 则:应纳税额=1500000*0.03%=450(元)

四、印花税的滞纳金
纳税人违反下述规定,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者少缴印花税款的,税务机关除令其限期补缴税款外,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同一种类应纳税凭证,需频繁贴花的,应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按其汇总缴纳印花税。
税务机关对核准汇总缴纳印花税的单位,应发给汇缴许可证。
汇总缴纳的限期限额由当地税务机关确定,但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

五、合同印花税计说是怎么计算的
不包括印花税 。
只能抵扣增值税。
计算方法是: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
①从价计征 A.各类经济合同,以合同上记载的金额、收入或费用为计税依据;
b.产权转移书据以书据中所载的金额为计税依据;
c.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以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合计的金额为计税依据。
... ②从量计征 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六、你好,请问2022年6月1日签订的合同,合同金额为50000元,到现在印花税和滞纳金应该交多少呢
要看你合同内容,如果是购销合同,按万分之三计算印花税如果是加工承揽合同、货物运输合同,按万分之五计算印花税印花税纳税期限一般是自合同签订日所在月的次月15日前。
渝期将缴纳滞纳金。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印花税延期缴纳的情况很普遍,所以一般自行被缴都不会计算滞纳金如果是查账发现补缴的话,按应纳税额万分之一计算滞纳金

七、印花税滞纳金计算的基数是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十九条 纳税人违反本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者少缴印花税款的,税务机关除令其限期补缴税款外,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2806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