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计算股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涨跌目标位?
要预测股价涨跌目标位,首先要判断准股价走势的波浪形态,参考5日线和10日线的纠结点,然后才能比较准确的测算。
目标价是根据多种因素来综合计算的,主要是根据每股收益(EPS)和市盈率(PE)来综合计算的。
比如今年EPS为1块,PE为30,现价10块,预计明年EPS为1块5,如果维持30倍的PE不变的话,那么12个月内目标价就为15块。
实际上,目标价的判断还牵涉到很多其他方面,比如行业景气度、公司基本面等。
所以不同的研究机构往往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来。
二、股票目标价位怎么看
计算的主要依据是市盈率,目前中国股市的市盈率平均是36左右,当一支股票的市盈率过低时,表明投资该股票的年终利润远大于定期存款的利息,当一支股票的市盈率较高时,表明该股票年终利润小于银行定期存款利息。
当股市平均市盈率确定之后,即:(每股价格/每股收益)=36,那么机构就会收集关于该股票的收益情况,如该股今年的销售非常好,或其他外因使得该股的每股收益增加,那么为了保持市盈率不变,只能靠增加每股价格来使上述等式成立。
如xx股今年收益1元,目标市盈率36,那么股价为36元;
如果机构得知该股今年公司业绩比去年好,收益可能达到2元,那么该股明年的股价将可能达到72元。
友情提示,要考虑会计公司作假帐的可能。
参考: 第一,达到目标。
有一个加倍取整的理论,这个方法在股市中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而一种理论在市场中掌握的人越少,可靠性就越大,所以,这是判断股票高点的一个好方法。
简单的说,我们准备买进一只股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加倍和取整的方法联合起来用,当你用几种不同的方法预测的都是某一个点位的时候,那么在这个点位上就要准备出货。
当然,还可以用其它各种技术分析方法来预测。
故当预测的目标位接近的时候,就是主力可能出货的时候了。
第二,该涨不涨。
在形态、技术、基本面都要上涨的情况下不涨,这就是要出货的前兆,这种例子在股市中是非常多的。
形态上要求上涨,结果不涨。
还有的是技术上要求涨,但该涨不涨。
还有的是公布了预期的利好消息,基本面要求上涨,但股价不涨,也是出货的前兆;
技术面决定了股票该涨而不涨,就是出货的前兆。
第三,正道消息增多。
正道的消息增多,就是报刊上电视台、广播电台里的消息多了,这时候就是要准备出货。
上涨的过程中,报纸上一般见不到多少消息,但是如果正道的宣传开始增加,说明庄家萌生退意,要出货。
第四,传言增多。
一只股票你正在作着,突然这个朋友给你传来某某消息,那个朋友也给你说个某某消息,又一个朋友又给你说某某消息,这就是主力出货的前兆。
为什么以前没有消息呢? 第五,放量不涨。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是放量不涨,就基本确认是处理出货。
如果有了这些征兆,一旦出现了股价跌破关键价格的时候,不管成交量是不是放大,就都应该考虑出货。
因为对很多庄家来说,出货的早期是不需要成交量的。
三、一步一个脚印,苦练炒股技能:如何制定炒股练习目标?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耐心,
四、怎么设定股票赢利目标?
买入后第一件事就是设置止损。
短线操盘者3天内没有盈利应该立刻止损。
(对于中线操盘者来讲,假如当时的大势、个股买入时机不好,你的亏损额度已达到了你所能忍受的最大亏损额度上线,也应该马上卖出止损离场观望。
)若买入当天或第二天开始盈利,盈利目标参考:超短线每天向上浮动2-3个点,一般短线一周10个点。
当到达这个盈利目标后就可以进行短线(小波段)止盈。
之后便可以小息一下调整状态,伺机寻找下一个盈利目标。
补充一点:你的资金管理必须得当。
五、如何定股票的目标价位?
卖股票是最难的事,从某种程度上讲,何时卖股票甚至比何时买股票、买何种股票更难,而且更重要。
虽然有关于股票目标价位的种种理论,但一般来说,投资者可以把握以下几点:一、前期阻力位z;
二、大盘是否见顶;
三、量度升幅是否达50%或100%等。
所谓前期阻力位,是指当股价接近前期阻力位时,如果不能再增动量,则跃过此阻力位的难度会非常大,投资者不妨出局或减仓。
股价运动过程中,每次高点的形成都有其特殊原因,而这一高点一旦形成,将会对该股后续的股价运动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一则是该点位附近被套的筹码在股价再次运动至此时会产生解套要求,再则是股价行进至此时投资者会产生心理上的畏惧,获利回吐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因此,如果前期阻力位,特别是重要的阻力位没有被有效突破的话,或者投资者此时对股票的定价存在疑惑的话,则可以考虑减仓,如果正好处于市场的高点,则有出局的必要。
参考文档
下载:炒股怎么确定目标.pdf《北上资金流入股票后多久能涨》《董事买卖股票需要多久预披露》《股票基金回笼一般时间多久》下载:炒股怎么确定目标.doc更多关于《炒股怎么确定目标》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2205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