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米一直亏损为什么能上市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不懂的人看表面,以为是亏损,实则不然。
下面是网上找来的资料,看不懂不要紧,可以了解一下真实情况直接上业绩:2021年至2021年,收入为668.11亿元、684.84亿元、1146.25亿元,净利润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6.01亿元、45.31亿元、-9.96亿元,毛利率为4.0%,10.6%、13.2%。
看到这个数据,估计你有点懵:作为一家真正的独角兽企业,成立7年营收破千亿,但是怎么2021年还巨亏438亿?由于小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利润表中有一个特殊的科目,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上市前,小米通过发行可转换优先股的方式进行了多轮融资,这部分融资,会在报表中形成金融负债,计入非流动负债中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这部分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需要计入当期损益,最终影响利润。
如果企业的估值上升,那么,账面金融负债会上升,由于此处处于负债项,负债增多,在利润表中,就会体现为利润降低;
反之,如果企业估值下降,负债中的金融负债减少,那么,利润就会增加。
此处,需要等到上市后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才不会再影响公司利润。
这笔实际并不存在的“账面亏损”就会消失。
其中,2021年、2021年及2021年末,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87.59亿元、-25.23亿元、-540.71亿元。
所以,如果你只从财务角度来看:小米的估值越高,这个数值负数越低,账面上看小米亏的也越多。
但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以国内的会计准则来看,优先股具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双重性质,在实操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核算。
如果划分为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按照摊余成本核算;
如果划分为权益工具,作为报表中的权益类科目核算。
但不管怎么分,都不需要随公允价值的变动重新计量,不会影响利润。
注意,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小米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04亿元、18.96亿元、53.61亿元,净利率为-0.5%、2.8%、4.7%。
也就是说,事实上小米2021年的盈利为53.61亿元。
不过,实际上,如果看小米的业务运转情况,另一个指标“经营利润”其实更有参考性。
招股书显示,小米2021年经营利润122亿元,同比大增223%。
二、小米概念股大跌,即将IPO的小米面临哪些困难
材料显示,2022年小米亏损9.8亿元,2022年盈利9.13亿元,预计2022年盈利75.82亿元。
资深人士表示,如果按照苹果目前18.34倍的市盈率计算,小米的市值仅为183.4亿美元左右,即便小米的市盈率能够高达63.7倍,即腾讯的水平,估值也只有637亿美元左右,这无疑与传闻中对于小米估值的预期相差甚远。
而对于投资人来说,过高的预期差距无疑会带来极高的投资风险。
除了预估市盈率过高引起的质疑外,小米未来的盈利能力也是市场对于小米估值质疑的一大因素。
如果小米在未来无法掌握更多提升利润的手段,那么按照现在的估值,那么小米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形成高开低头的态势,同样会使投资人损失巨大。
三、
四、回答对了有赏!
44元
五、小米股价为什么在下跌
小米上市的当天股市大盘下跌跟小米上市没有直接关系;
小米上市的当天小米的股价没有下跌、股价也不会下跌,你不要编故事、讲故事、危言耸听!有扰乱股市之嫌!
六、小米新出的金融app,会亏吗
根据雷军的实力,小米的实力,应该和余额宝一样,只会赚,不会亏的。
问题是赚多少的问题了。
请采纳。
七、小米破发意味着什么呢?
其实小米开盘破发并不让人意外,甚至还有迹可循。
除了估值相较数月前大幅下跌,根据香港本地券商在上周末的开市报价,小米每股仅为16港元,低于小米自己确定的17港元的发行价,这也意味着还未开盘,散户们便已经每手浮亏200港元左右。
那么,如今只取得543亿美元估值并遭遇开盘破发的小米,之前到底为什么能被给出超出千亿的估值呢?在这里,不得不提雷军给小米公司定位的“智慧”,一家硬件公司,在雷军的宣传中,成为了一家电商、硬件、互联网服务齐头并进的全能型互联网公司。
毕竟在当今的市场,互联网公司相比硬件公司能够取得更高的估值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今年正值新经济概念大热,数月前新经济公司在IPO时都受到了市场和投资者的追捧,小米公司也不例外。
上市首日开盘即遭破发,小米不被看好与它原本较高的估值密不可分,随着各种热度逐渐散去,市场对小米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首先,在目前的市场上,小米还没有业界顶尖水准的核心技术,相对低端的智能手机市场是小米的目标市场,低价格、高性价比仍然是小米售卖产品的主要路线,虽然现在看来确实取得了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盈利方式中价格才是第一竞争力,而不是小米IP的牌子,万一将来出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用户很可能弃小米而转投其他阵营,这种经营路线终究不是作为互联网科技企业的长久之路。
其次,虽说雷军将小米定位成互联网企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互联网智能生态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目前这部分市场依然有限,智能产品还没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天,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作为未来投资的风口,今后的竞争只会更加剧烈。
估值骤减、开盘破发,是否意味着小米已经不再具有更多的投资价值,不过就好像曾经小米估值超千亿美元一样,此时的数据和舆论又能代表彼时的走势吗?显然是不能的。
事实上,受累于高估值,港股破发并不少见,小米开盘破发也并不意味着未来的成长被看衰。
作为国内较为优质的企业,近年来小米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用7年的时间成为营收千亿的大企业,并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这本就不容易。
在对未来的布局中,小米也有着能让投资者有所期待之处。
比如在2022年,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了小米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60.2%的利润率也说明了小米在这一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总的来说,小米上市的主要目的是融资,至于未来的成长,还要看融资后如何利用资金提升自己,从中长期来看,小米未来的发展空间仍可期。
虽说经历了开盘破发的不利开局,但对小米也不一定是件坏事,抛开估值带来的压力,对于目前整体发展尚佳的小米来说,也许正是一次大展拳脚的机会。
来源:新京报
八、小米为什么亏损那么多
为什么财报看起来亏损?小米的盈利增长也颇具戏剧性,2021 年是小米业务发展较好的一年,但当年小米并未实现盈利,而是亏损约 3.03 亿元。
到了被称作小米“问题之年”的2021年,反而实现了净利润 18.9 亿元。
到了 2021 年,小米的净利润达到 53.6 亿元,综合利润率 4.7%,毛利率为 13.2%。
从 2013 年的 1.31% 到 2021 年的 13.2%,小米的毛利率几乎翻了 13 倍。
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巨额亏损呢?小米财报看起来亏损主要原因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
1、优先股导致亏损的原因:由于小米在香港上市,采用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不同于美国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将普通股价值与转换价之间的差额计为亏损。
小米的优先股以公允价值计入负债,且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当小米估值提高,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越大,会计上的负债越来越大,资不抵债,自然导致累计亏损1290亿。
不过这种“亏损额”越大,说明公司被大家认可的价值越高。
2、亏损额并不影响上市经营: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2021年及2021年,小米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88亿元、25亿元及541亿元。
在IPO成功后,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优先股的账面价值转换为股本金和股本溢价,账面亏损额“消失”,所以这个并不影响企业上市经营。
2021年,小米找投资人借了1个亿,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是 1个亿的现金资产,和价值1个亿的优先股负债。
2021年时,1个亿的现金资产还是1个亿,但由于小米估值提升,1个亿的优先股负债就变成3个亿了。
此时就多产生了2亿负债,体现到损益表上就是2亿亏损。
但是,如果2021年投资人把优先股转成普通股,3个亿的负债,就都变成3个亿的所有者权益,变成净资产了,此时就会盈利。
所以,如果不计算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话,其实小米是盈利53.6亿,看起来的亏损只是一次性并表造成的,可参考港股上市的美图。
九、小米股价为什么在下跌
不知不觉中,小米上市已经有几个月了。
这个当初被誉为“科技独角兽”的公司,原本股市潜力十分巨大,但是从这几个月来看,小米的股市表现并不理想。
雷军曾经表示,小米股市低迷表现受国内大环境影响,但是除了外部因素之外,小米今年的产品布局也是很大的原因。
作为一直以来的“性价比之王”,小米今年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
困扰小米的产品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二是产能。
在技术层次来说,今年的小米手机表现中规中矩,但是友商的表现却异常强势。
在几次的重大发布会上,小米都吃了不少亏,比如今年年初小米MIX2S发布的时候,雷军花了半天介绍DXO Mark拍照评分多么给力,结果一到晚上华为P20直接以109分的总分夺得了第一名,小米MIX2S成了他人嫁衣。
另外,小米8也是一次比较重大的“失误”,原本以为大家都会跟风iPhone X的齐刘海设计,万万没想到小米8却是像素级别的iPhone X(新出的小米8屏幕指纹版看起来更像iPhone X),然而后半年友商们却开始了自己的原创道路(魅族16th的发布真的是将小米8推向深渊),一对比下来,小米8的口碑就急速下降了。
虽然一开始产能问题一直都在困扰小米,比如小米8发售好几个星期,网上还是有各种“抢不到”、“耍猴”的言论,但是现在的小米8是真的现货开售了,不再耍猴的小米你见过吗?且不论小米是否存在饥饿营销这样的策略,但是对比其他友商比如华为荣耀、OPPO和vivo几乎都是现货的情况下,小米手机缺货这种现象已经扎根消费者的心中多年,而负面影响日益增大(即使现在现货开售了,依旧没有能够改变它在用户们心里的认知)。
前有荣耀各条产品线铺开,后有魅族性价比直追,小米今年的道路其实真的并不好走。
现在的小米手机除了极个别是真的没货(小米8探索版)之外,其他手机都是现货了,而且作为小米今年的旗舰手机小米8没开售多久就开始现货,而且还一再降价,这个是这么多年来都未曾见过的,但是尽管手机现货开售,甚至降价,小米的股价却仍旧处于低迷阶段,希望这个科技独角兽能够撑住,毕竟这个是国内首个“吃头啖汤”的手机厂商!总得来说,今年小米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215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