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成本如何变成负数?
低价买入,高价卖出。
这样由于高低价差产生的利润当利润足够多时,成本就变为负数了。
如1元价格买入1000股,5元时卖出800股,那么获利为4000元,这时你剩余200股的成本就变成了200X(-x)=4000,求x=-20,即你的持股成本已变成了负20元。
即便你买的股从5元跌成了0,仍有3000元是你的前期操作所得利润,只要不清仓,它就一直按盈利显示。
二、股票负数是什么意思?
股票现金分红在除权时是对于除权前的股票价格进行直接用减法扣除,这股票过去有多次的现金分红的现象也会产生股价为负数的情况。
造成在过去的股票价格除权后会变成负数最主要原因是该股票曾经有过现金分红造成的,原因是在股票除权计算中,对于股票价格在除权时是送转股是采用除法进行计算的,对于配股进行除权处理则是按配股前的收盘价格加上配股价格乘以配股比例之和除以股本最后扩大后的总比例,而只有现金分红在除权时是对于除权前的股票价格进行直接用减法扣除,由于这股票过去有多次的现金分红的现象,故此在股票价格除权以后会出现负数。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三、股价为负是怎么回事
这个很正常 这个是由于前期除权的原因造成的,前期由于本事股价很低,你后面复权的再来往前面看的话就会照成当时的价格显示为负数,实际上当时实际的价格肯定是正的,就这个原因。
希望采纳~
四、股票显示负数?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你手动调整了股票的成本所致,否则成本栏不会出现负数的。
五、我的股票成本价变成负数是怎么回事啊??
负数,表示是盈利。
成本价计算方法:买进费用: 1.佣金0.2%-0.3%,根据你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拥挤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
比如你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
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你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讯费。
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卖出费用: 1.印花税0.1% 2.佣金0.2%-0.3%,根据你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拥挤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
比如你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
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你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讯费。
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如果是第一次买股票,就是股票价格再加上上述费用,就是成本价。
六、我的股票成本价变成负数是怎么回事啊??
负数,表示是盈利。
成本价计算方法:买进费用: 1.佣金0.2%-0.3%,根据你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拥挤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
比如你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2.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
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你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3.通讯费。
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卖出费用: 1.印花税0.1% 2.佣金0.2%-0.3%,根据你的证券公司决定,但是拥挤最低收取标准是5元。
比如你买了1000元股票,实际佣金应该是3元,但是不到5元都按照5元收取 3.过户费(仅仅限于沪市)。
每一千股收取1元,就是说你买卖一千股都要交1元 4.通讯费。
上海,深圳本地交易收取1元,其他地区收取5元 如果是第一次买股票,就是股票价格再加上上述费用,就是成本价。
七、股票负数是什么意思?
股票现金分红在除权时是对于除权前的股票价格进行直接用减法扣除,这股票过去有多次的现金分红的现象也会产生股价为负数的情况。
造成在过去的股票价格除权后会变成负数最主要原因是该股票曾经有过现金分红造成的,原因是在股票除权计算中,对于股票价格在除权时是送转股是采用除法进行计算的,对于配股进行除权处理则是按配股前的收盘价格加上配股价格乘以配股比例之和除以股本最后扩大后的总比例,而只有现金分红在除权时是对于除权前的股票价格进行直接用减法扣除,由于这股票过去有多次的现金分红的现象,故此在股票价格除权以后会出现负数。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八、为什么股价是负数
股票的现价不会是负数。
但是在行情图线上复权后有些股会看到负数,原因是该股过去分红较多,早期买入并一直持有到现在的人已经收回当时买入的金额,而且还额外赚了。
参考文档
下载:为什么股票变成负数.pdf《股票亏18%需要多久挽回》《蜻蜓点睛股票卖出后多久能取出》下载:为什么股票变成负数.doc更多关于《为什么股票变成负数》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177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