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资金流出大的股票反而一涨再涨
流出的是中小散户资金,流入的是单笔超过百万的大资金。
大资金可以主导股价走势,中小散户资金合起来多,但不能形成合力,所以资金流出,股价反而上涨,并不奇怪。
二、为什么买的人多股票就会上涨
我也是个新手。
我觉得我前两天刚把这问题弄清楚。
愿分享。
这与股票买卖的成交方式有关。
在正常的交易时间,采用时间优先,即在满足买卖双方的前提下采用先挂出方的价成交。
若买方先挂出4.5,当卖方打入4.6当然不会成交,因不满足买方条件。
但若卖方打入4.3,则会以买方喊价4.5成交。
因为这既满足买卖双方的要求,又采用时间优先原则。
这样,股价就比卖方本想卖的价格高了。
由此可见,若买方积极,必有很多买单在先,股价就会逐渐走高。
当然,有意出高价抢筹码,或特意拉抬股价又是另一回事。
我想这是你想知道的。
这是一很小的细节。
只会换起新手的好奇心。
老手,已习以为常,知不知都不会去想它了。
补充一点:你应当清楚,当买方打入4.5价,表示他接受任何低于或等于4.5价。
而卖方打入4.3,则表示他接受任何高于或等于4.3价位。
既买卖实际提供给交易系统的不是一个价而是一价格区间。
在买卖双方的价格区间相交的部分,再看谁先报价就以谁的成交。
若二者不相交,则次对买卖不能成交。
当然,不断有人报价,交易系统不断寻求可成交的买卖双方。
当然有不能成交的情况。
三、为何股票经常下午2点半是分水岭
一、买进最佳时间:开盘后15分钟与闭市前15分钟。
开盘前,主力经过研究国际国内最新经济信息和国外期货、股市的运行情况,将对大势有一个综合判断,然后做出所运作股票的计划,若看好大势则借外力加速拉升,若看坏大势则加速打压,若看平大势则放假休息,让股价自行波动,这样具体表现在开盘价上就出现了高开、低开与平开,表现在第一笔成交量上就出现了放大、缩小与持平。
主力准备拉升的股票一般开盘价高于上日收盘价,量比放大,如果符合这两个条件的股票出现了消息面利好,那么,可在9点25分—9点30分期间挂单买进了。
上升的股票一般在开盘后快速上涨,然后在高位震荡,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主力快速拉高股价后,让跟风者在高位进货,抬高跟风者的成本有利于主力减轻拉高中的阻力。
开盘后15分钟买进,最大的好处是当日买进当日就可能享受到赢利的快乐。
闭市前15分钟,经过近4小时的多空搏杀,该涨的涨了,该跌的跌了,如何收盘代表了主力对次日的看法。
若主力看好次日行情,则尾盘拉升甚至涨停,目的是继续抬高跟风者的成本;
主力出货时也用尾盘拉升的方法,目的是尽量把价格控制在高位,尽量把货卖出在较高的价格,如何辨别这两个目的需要日K线分析确定。
若主力看坏次日行情,则尾盘下跌甚至跌停,目的是快速减仓兑现赢利;
主力进货时也用尾盘下跌的方法,目的是尽量把价格控制在低位,尽量压低买进价格,如何辨别这两个目的同样需要日K线分析确定。
闭市前15分钟买进,最大的好处是回避了当日的风险,不至于当日买进当日被套。
二、卖出最佳时间:开盘后15分钟与10点半后15分钟。
股票的上涨与下跌,主力一般是有预谋、有计划、有步骤的。
连续上涨的股票,如果开盘第一笔成交量异常放大,则预示主力要减仓了,这样就必须在开盘后15分钟内利用分时图技术果断卖出了,错过了这个机会股价将逐波滑落,后悔晚矣! 10点半是出公告股票开盘的时间,有的股票因利好消息而高开高走,同时也拉动同板块股票跟风上涨,但跟风上涨一般是间歇性的,冲高回落的概率很高,大盘运行也一般在11点左右出现高点,10点45分左右一般是逢高卖出的机会,而不能买进,多数此时买进股票的股友到下午收盘被套的可能性很大。
要使自己在每天能够确定最佳入市时间,必须了解股市每天的敏感时刻。
深沪股市每天早上9:30开市,11:30收市;
下午13:00开市,15:00收市。
其中最敏感的时间是在收市前10分钟,即14:50-15:00,因为这10分钟是买家和卖家入市的最后机会,亦可视为“最真实的时刻”。
四、为什么股票卖出的比买进的多。股价还一直往上涨。不明白求解
何为对倒放量?对倒放量,指庄家自买自卖,既当买家又当卖家。
成交量增多,交纳的印花税自然增多,庄家此举并不是想争当纳税模范,而是放出迷惑散户的烟雾弹。
庄家把股价大幅拉高之后,引起散户的警惕,对此股敬而远之,因而导致交投清淡。
“货摊”前冷冷清清,庄家要把“狗皮膏药”顺利脱手,只得找些“托儿”,造成争先抢购的热闹气氛。
若有不明就里的散户忍不住掏出腰包,则正中庄家下怀。
此类个股的主要特征有:1、前期累计涨幅巨大,庄家账面赢利丰厚,即使跌数个停板亦有厚利可图;
2、经过大幅送配之后,留下巨大的除权缺口,庄家利用除权后市价“低”的假象,诱使图“便宜”的散户购买;
3、盘中不时放出巨量,但涨幅极其有限,从较长的一段时期看,重心有不断下移的趋势。
五、为什么买的人越多股票反而会下跌,卖得多反而会上涨?
『买的人越多股票反而会下跌,卖得多反而会上涨』这两句吊诡的话,出自何典故呀?老身百思不得其解。
正常的理解,当其他条件不变,买的人越多表示对这档股票的需求量愈大,股价应该被推升,而不会下跌。
反之,当其他条件不变,卖的人越多表示对这档股票的供给量愈大,股价应该会下跌,而不会上涨。
唯一可能的解释,您的问题必须各加一些前提,才有可能成立:『当股价已来到高点,后知后觉的散户猛然发现股价已上涨一大波段,电视广播电台的名嘴不断吹牛皮,说他们在这些股票赚了多少翻,此时散户闭著眼睛勇敢跳入承接抢买,不料大股东早就分段脱手,股价也因利多出尽,开始下跌。
』『当股价已来到低档,心中无限懊恼的散户猛然发现股价已下跌了一大波段,电视广播电台的名嘴又不断叫嚣吹牛皮,说他们在这些股票放空了多少翻,此时散户闭著眼睛也跟著跳入卖出股票的行列,不料机构法人与大股东早就分段承接,股价也因利空出尽,开始上涨。
』Dear 布尔乔亚之鹰:这是我能帮您想得出来的最有可能的补充叙述。
如果纯就您的原文字面,恕我识浅,有请其他大德指教。
六、换手率高,股票放量下跌说明什么???
股票的换手率较高说明股票价格在该股票的买卖交易处于频繁的状态,股票的关注度较高,换手率也称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
换手率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线资金追逐的对象,投机性较强,股价起伏较大,风险也相对较大。
一般来说,如果股票经过一段中期的上涨行情,出现换手率高、股价下跌的现象,有可能是主力正在中线洗盘或出货,近期短线下跌的可能性极高,希望投资者们引起重视。
换手率高,股票放量下跌说明:⑴股票的换手率越高,意味着该只股票的交投越活跃,人们购买该只股票的意愿越高,属于热门股;
⑵换手率高一般意味着股票流通性好,进出市场比较容易,不会出现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的现象,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⑶将换手率与股价走势相结合,可以对未来的股价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
某只股票的换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着有投资者在大量买进,股价可能会随之上扬。
⑷相对高位成交量突然放大,主力派发的意愿是很明显的。
⑸新股上市之初换手率高是很自然的事儿,一度也曾上演过新股不败的神话,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新股上市后高开低走成为现实。
⑹底部放量的股票,其换手率高,表明新资金介入的迹象较为明显,未来的上涨空间相对较大,越是底部换手充分,上行中的抛压越轻。
此外,强势股就代表了市场的热点,因而有必要对它们加以重点关注。
拓展资料: 什么是股票放量下跌? 股票放量下跌,意思就是股票出现下跌,成交量非常巨大。
所谓的放量,实际上是一个对比的概念,因为每只股票的一般换手率是不一样的,有些股票换手率很低,比如有些银行股,每天换手率在0.5%以下,而有些中小盘股或者次新股,每天换手率可以达到20%以上。
所以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去衡量什么叫放量,放量一般是指较平时的成交水平,比如说一段时间内日均成交额是5000万,突然成交达到1亿,那么这样的下跌,就可以称为放量下跌。
七、股票。为什么买的人越多股票越升呢?这不是让庄家亏的越多吗?买的越多应该越掉呀!
第一个问题,越多的人竞买,价钱当然越高了,谁都知道股票要升值都想买它,这么多人一起买当然是价高者得,所以价值当然越来越高,第二个问题,在股票升值的过程中,庄家手里还握着大部分的股票,甚至会利用资金吸筹越来越多的股票,等股票升到很高时再卖出,这时候散户们还以为可以再涨,就会接盘,所以庄家不会亏
八、请问为什么股票卖出后剩余金额增加了,剩余股票的参考成本价也降低了
哥们,你有点搞笑了吧,我来帮你算算:总成本:23*1000=23000第一次售出总价:25*500=12500第一次售出成本:23*500=11500第一次售出盈利:12500-11500=1000剩余500股的新成本=总成本-第一次售出总价=10500剩余500股的平摊成本=新成本/股数=10500/500=21如果你按照21元出售的话:你的盈利=0
九、公司盈利,为什么该公司的股票需求量会增加从而导致股价上涨?
公司盈利,投资者就会对公司经营状况看好,对未来公司发展就有好的预期。
一般公司未来发展良好,则更可能出现分红送股等回报投资者的措施,虽然中国上市公司分红不频繁,但还是会给投资者好的预期。
另外,即便公司不分红,进行再投资,一样是利好,因为公司再投资,其资本和资产就会增加, 会提高对股票的估价,也就会使估价上升,而且再投资盈利会带来上述好处的良性循环,更有利于投资者获利。
因此,如果公司盈利,投资者会增加购买,从而提高股价。
至于你提到的恶意拉涨股价,首先,一般总股本较大的股票,难以通过少量机构就能拉升,其次,机构控制股价也是为了盈利,如果公司情况不好,就会减少散户的购买积极性,会降低机构收益,所以机构很少对这类股下大精力。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1575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