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中的商誉的计算步骤是首先算出来购买日这个时点甲企业在合并报表中的商誉400W然后用400/80%=500,500-400=100才是相对于我们这张合并报表里,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部分,其实1600/80%就是等于整
股识吧

发行股票收购商誉怎么算,2022CPA会计书资产减值章节-少数股东商誉计算

  阅读:1989次 点赞:79次 收藏:4次

一、2022CPA会计书资产减值章节-少数股东商誉计算

合并报表中的商誉的计算步骤是首先算出来购买日这个时点甲企业在合并报表中的商誉400W然后用400/80%=500,500-400=100才是相对于我们这张合并报表里,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部分,其实1600/80%就是等于整体商誉500+1500=2000,企业的净资产的价值。
如果涉及商誉减值,也是要用整体的500商誉加上可辨认的公允价值1500作为乙公司的资产价值然后减去乙公司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后,得到得到的是要计提的减值,先冲减商誉,再冲资产价值。
最后乘以80%才是我们要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

2022CPA会计书资产减值章节-少数股东商誉计算


二、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第四章 上市公司的收购

展开全部第四十六条 任何个人不得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千分之五以上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超过的部分,由公司在征得证监会同意后,按照原买入价格和市场价格较低的一种价格收购。
但是,因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量减少,致使个人持有该公司千分之五以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超过的部分在合理期限内不予收购。
外国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个人持有的公司发行的人民币特种股票和在境外发行的股票,不受前款规定的千分之五的限制。
第四十七条 任何法人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百分之五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该公司、证券交易场所和证监会作出书面报告并公告。
但是,因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量减少,致使法人持有该公司百分之五以上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在合理期限内不受上述限制。
任何法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百分之五以上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后,其持有该种股票的增减变化每达到该种股票发行在外总额的百分之二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该公司、证券交易场所和证监会作出书面报告并公告。
法人在依照前两款规定作出报告并公告之日起二个工作日内和作出报告前,不得再行直接或者间接买入或者卖出该种股票。
第四十八条 发起人以外的任何法人直接或者间接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达到百分之三十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四十五个工作日内,向该公司所有股票持有人发出收购要约,按照下列价格中较高的一种价格,以货币付款方式购买股票:(一)在收购要约发出前十二个月内收购要约人购买该种股票所支付的最高价格;
(二)在收购要约发出前三十个工作日内该种股票的平均市场价格。
前款持有人发出收购要约前,不得再行购买该种股票。
第四十九条 收购要约人在发出收购要约前应当向证监会作出有关书面报告;
在发出收购要约的同时应当向受要约人、证券交易场所提供本身情况的说明和与该要约有关的全部信息,并保证材料真实、准确、完整,不产生误导。
收购要约的效期不得少于三十个工作日,自收购要约发出之日起计算。
自收购要约发出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收购要约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
第五十条 收购要约的全部条件适用于同种股票的所有持有人。
第五十一条 收购要约期满,收购要约人持有的普通股未达到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的百分之五十的,为收购失败;
收购要约人除发出新的收购要约外,其以后每年购买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不得超过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的百分之五。
收购要约期满,收购要约人持有的普通股达到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该公司应当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交易。
收购要约人要约购买股票的总数低于预受要约的总数时,收购要约人应当按照比例从所有预受收购要约的受要约人中购买该股票。
第五十二条 收购要约发出后,主要要约条件改变的,收购要约人应当立即通知所有受要约人。
通知可以采用新闻发布会、登报或者其他传播形式。
收购要约人在要约期内及要约期满后三十个工作日内。
不得以要约规定以外的任何条件,购买该种股票。
预受收购要约的受要约人有权在收购要约失效前撤回对该要约的预受。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第四章 上市公司的收购


三、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发行债务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的交易费用,计入债务性工具的初始确认金额?

这个是根据准则不同的要求才必须这么做。
1、无论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的企业合并,由于会计期末需要投资企业编制与被投资企业的合并报表,而合并报表中对于差额会体现在“商誉”项目中。
但是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审计费、咨询费)根本不是“商誉”。
实务之中,上市公司做IPO审计费,咨询费甚至会几百万,如果能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那审计公司就该说了,“你多给我点钱吧,能让你增加你企业的资产”。
2、发行权益性工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由于股本需要按照股票面值确认,一般为每股1块钱。
但是股价肯定不是1块,也许是8块,也许是10块。
那么这个差额就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说白了,就好比是“白来的”,即1块钱的东西,你卖了10块钱。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长期股投资是按照出售方的账面价值确认,这个是“账面”,不是公允,那么就有可能投资企业的得到的长期股权投资的金额小于发行的股票或者付出的相关资产的账面。
那么这实际上就属于“亏本儿了”。
所以要冲减“资本公积”。
如果资本公积不足的,那只能冲减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你可以这么理解,比如你自己,平时攒了500块钱,从大街上捡了200块钱,然后你买东西买贵了,100块钱的东西,你花了400块钱,实际上你是亏了300对吧?那这300就要从你“白捡的钱”里出200,和你积攒的钱里出100。
例子不恰当可能,但道理是一样的。
3、第三项是因为企业发行长期债券需要执行借款准则,即,相关的交易费用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反映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里面。
这是由于,债券是根据期末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来计算利息的。
比如你发行的1000万的债券,支付了50万的发行费用,实际得到了950万的资金,也就是说这50万需要作为以后期间的利息分摊。
第3项其实是与企业合并是2回事。
但是发行债券所承的价值(应付债券价值)如果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差额,依旧还是要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不要弄混。

长期股权投资,为什么发行债务性工具作为合并对价的交易费用,计入债务性工具的初始确认金额?


四、计算企业商誉价值?

商誉是投资者支付的价款与被投资企业公允价值比较后的差额,如果投资者支付的对价大于被投资企业的公允价值,产生正商誉,反之为负商誉。
你要公式的话,就是(1)投资方持股部分的商誉=投资方支付对价-被投资方公允价值*投资方持股比例(2)商誉整体=投资方持股部分的商誉/投资方持股比例注:商誉只有在企业合并里才会产生,也就是说形成控制,单个的企业是没有商誉价值的。

计算企业商誉价值?


五、企业并购并购方产生的商誉和负商誉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商誉形成的原因在并购过程中,产生商誉是因为并购者比被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多付出的成本,或者说是比被并购公司的股票的公允价值多付的成本,为什么商家会付出比公允价值更高的成本,有的甚至是巨额成本呢?首先,一个公司立足一个行业若干年,一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行业渠道、营销策略、品牌效应以及公司信誉、专利技术和客户群,这些都是没有法在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用精确的数字衡量出的。
收购企业之所以看中了被并购企业,一定是看中了该企业潜在的发展潜力,比如未来创造收益的能力,尤其是当期望收购被并购企业的公司不止一家的时候,这时候众收购公司竞相标的价格,往往反应出企业对于该被并购公司有着自己的专业评估。
换个角度说,商誉也就是收购公司对于被并购公司将来发展前景的评估价值。
商誉被确认为资产的原因商誉主要分为:购买商誉和内部自创商誉。
购买商誉又分为正商誉和负商誉,并确认为资本,而内部自创商誉则不确认为资本。
被并购企业的商誉值的评估实际上是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
然而,企业对现有资源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作出的报告,为决策者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远远弥补了估计上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创造能力的竞争,作为核算这部分能力的价值的商誉,对于衡量企业未来的竞争优势,从而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可谓至关重要,因此有理由相信商誉确认所增加的决策相关性会远远弥补其估计的不精确性。
因此,商誉应该作为一项资产被确认。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验证了本文的判断。
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报告的商誉资产价值与股价之间是相关的,并且在商誉已经摊销5年之后仍然相关。
同时相关的研究还显示:报告了商誉价值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与帐面价值的比率比较低。
也就是说,帐面价值更接近于市场价值,这从另一个侧面支持了商誉的确认使得会计信息更加有价值。
因此,商誉资产应该被确认。
会计分期的本身就隐含了会计核算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确,不确定性是会计实务随时都在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可以预期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与物理寿命之间的相关性将会进一步减弱,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作出可靠的估计将会更为困难,但是固定资产却不会因为计量的可靠性问题而不计提折旧,那么商誉也没有理由因为计量问题而不予确认。

企业并购并购方产生的商誉和负商誉要交企业所得税吗


参考文档

下载:发行股票收购商誉怎么算.pdf《持续阴跌的股票能忍耐多久不卖出》《同只股票卖出多久后可以再次买入》《股票涨跌周期一般多久》《股票一般多久卖出去》《股票账户多久不用会失效》下载:发行股票收购商誉怎么算.doc更多关于《发行股票收购商誉怎么算》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