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部K线图是什么 分析技巧解读
底部的七大形态。
1、长尾线:当天开盘之后,股市出现放量下跌,但之后莫名其妙被多头主力拉升,留下了一个长长的下影线,这是做反弹资金介入的信号,只要第二天重拾上升路,上升空间就很明显。
2、海底月:它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天收中阴线或者大阴线,第二、第三天收上升形态的小阳或十字星,并且三天中有成交量放大趋势的迹象。
大阴线好比是一只大船沉入海底,但在底部受到强大的支撑,并有超过其下跌的能量维持它的上升,因此假如说均线系统是往上的,中线指标看好,没有理由认为该大阴线是行情的中止,应该考虑这是主力刻意打压造成的,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认为是新一轮行情的旭日东升。
3、阳夹阴:即二根阳线中间夹一根阴线,意思是说第一天股票上扬受到抑制, 第二天被迫调整,但第三天新生力量又重新介入,因此这种上升就比较可靠,后市向好的机会多。
4、均线星:在底部均线系统刚修复往上的时候,往往会在均线附近收一个阴或者阳十字星,这是多空力量平衡的一种表示,但发生在底部,第二天极容易出现反弹或者往上突破,这是一种不引人注目的形态。
5、三红兵:在均线附近或者下方连续出现三根低开高收的小阳线,并且量有逐步放大的趋势,预示着有小规模的资金在逢底吸纳,后市将看好。
6、探底线:当天开盘低开在均线的下方,而收盘在均线的上方,这是主力为了进一步做行情而刻意做出来,按照惯性原理后市理应看涨。
7、平台底:股价在5日均线附近连续平盘三天,迫使5日线和10日均线形 成金叉或者5日线上翘、10日均线下移速率变慢,具体的要求是三天中第一天收小阴线,第二天收小阳或小阴,第三天收小阳,整体看三根K线是平移的。
简单概述,具体的可参阅有关方面的书籍系统的去了解一下,同时运用个模拟炒股练练,这样理论结合实践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宝模拟炒股还不错,里面许多的功能足够分析大盘与个股,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二、怎样判断股票筑底成功
判断股票筑底成功,主要看这五大特征:1、前面最少有两波抢抄底反弹而夭折。
股市,其实是很公平的。
成功逃顶的,一般总是急于抄底;
上轮牛市踏空者,也会急于抄底;
胆子大者,自然会急于抄底。
但那都很难是熊市真正的底部。
真正的底部,是再也没人喊抄底抢反弹了,胆子大的都没子弹了,大盘总是在人们对底的恐惧和麻木中悄悄形成底部。
2、最后一波抢反弹夭折后,再度出现多杀多,展开最后一轮恐慌性大跌。
3、成交量,先缩量(1%)后放量(2-3%左右)。
中级熊市和大熊市的真正底部,一般成交量都会先极度缩量,两市成交量缩到流通量的1%左右甚至以下,往往预示着离大底部已经不远了,若再接连下跌,并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到2-3%左右),那么这个连续下跌之跌幅最大的一天,就很容易形成熊市大底。
4、指数双底或平底或圆弧底。
第1-3项特征清晰出现后,关注指数是否开始筑底,若出现某一个或几个板块整体性大涨,并接连大涨3天-4天,然后开始洗盘,导致大盘指数二次触底而形成双底;
或者指数开始在一个底平台上阴阳交错(阳时放量阴时略微缩量),连续超过4天或7天不再创出新低(超过7天不创新低最可靠),那么这个平台底或圆弧底就形成了。
5、指数k线阴阳交错,阳时略微放量,阴时略微缩量,无论阴阳k线,成交量都比前期有明显的放量,但指数已不再创出新低。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经验与技巧,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新手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不防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里面的牛人去操作,这样要稳妥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三、怎么判断股市底部?
其实中国股市就是政策市,是否底边只有政府知道,当融资功能丧失,成交萎缩,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做多,暗中开放贷款资金入市渠道,放宽社保入市条件,大量发行新基金,这就是股市的底部了!
四、中国股市底部特征有哪些
会先有权重板块落底起涨比如去年3016之前的保险,酿酒,家用电器
五、怎么样判断股票的阶段底部?
阶段底部出现有几个标准:1.股价低开出现十字星(底部金星)可能有多次反复确认;
2.成交量明显放大;
3.各均线走平;
4.MACD指标底背离、RSI进入平衡区50左右、KDJ金叉、BOLL收口;
5.股价短期横盘整理等。
上述出现任意3种可能可判定为底部出现。
然后就消息面、基本面有利好配合股价拉升。
六、怎么判断股市底部?
底部是走出来的,不是被发现的,等你发现的时候已经走出底部了。
真正在底部的时候你是不敢买的。
七、如何发现股票的底部确定。
底部是走出来的,不是被发现的,等你发现的时候已经走出底部了。
真正在底部的时候你是不敢买的。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底部分析怎么判断.pdf《买入股票成交需要多久》《股票理财资金追回需要多久》《董事买卖股票需要多久预披露》《股票abc调整一般调整多久》下载:股票底部分析怎么判断.doc更多关于《股票底部分析怎么判断》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rticle/1061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