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股票的知识评论大师避而不买的六类股票
发布时间:2020-09-12 09:00:00 浏览:136次 收藏:19次 评论:7条
1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
假如说有一种股票我避而不买的话,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这种股票受到大家最广泛的关注。
热门股票上升得很快,总是会上升到远远超过任何估值方法能够估计出来的价值,但是由于支撑股价快速上升的只有投资者一厢情愿的期望,而公司基本面的实质性内容却像高空的空气一样稀薄,所以热门股跌下去和涨上来的速度一样快。有许多从风光无限很快走向一败涂地的热门行业,恰恰是在分析师们猜测说这些行业将永远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时,这些行业不但不再增长反而开始下降了。一般说来,高增长行业和热门行业吸引了一大批希望进入这些行业淘金的智慧人,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都在彻夜不眠地盘算着如何才能尽早地进入这些行业。假如你有一个稳赚不赔的商业创意,但却无法用专利或者利基来加以保护,那么一旦你获得成功,你就得防备其他人群起效仿,在商业界,效仿是一种最不纯粹要命的攻击方式。
20世纪60年代再没有一只股票能比施乐公司的股票更热门了。那时复印行业是一个神话般的行业,施乐公司则从上游到下游控制了整个复印行业,甚至"施乐"成了复印的代名词,这本应该意味着施乐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很多分析师也都这样认为。
1972年当施乐股价高达170美元时,他们断言施乐公司将会无限期地持续保持增长,但是随后日本佳能、IBM以及伊士曼柯达公司都进入了复印行业,很快就有20家公司的复印机都能够像施乐一样复印出完全不同于原先潮湿文件的干爽整洁的文件。
施乐公司对这种激烈的竞争非常惊恐,于是收购了与复印不相关的企业以进行多元化经营,但它却根本不懂得如何经营这些收购来的企业,结果多元化经营失败导致股价跌去了84%,但是施乐的那几家竞争对手也好不了多少。20年来,复印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很大的行业,行业需求从来没有下降过,而复印机生产企业却没有赚到什么利润,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苦苦挣扎。
2 小心那些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
另一类我避而不买的股票是被吹捧成下一个IBM、下一个麦当劳、下一个英特尔,或者下一个迪士尼之类公司的股票。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几乎从来都不会真正成为它的楷模那样卓越非凡。 事实上,当人们把某一只股票吹成是下一个什么股票时,这表明不仅作为后来模仿者的这家公司的股票气数已尽,而且那只被追随的楷模公司也将要成为明日黄花。
当其他的计算机公司被叫做"下一个IBM"时,你可能会猜到IBM将会经历一段困难时期,事实上IBM后来的确陷入了困境。现在大多数的电脑公司都努力避免成为下一关于股票的知识评论大师避而不买的六类股票个IBM,这也许意味着目前身处困境的IBM反而在未来有可能变得前途光明。
被说成是"下一个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的是儿童世界,结果这家公司后来步履维艰;被说成是"下一个Price Club"的是仓库俱乐部,它的日子也不好过。
3 避开"多元恶化"的公司
那些盈利不错的公司通常不是把赚来的钱用于回购股票或者提高分红,而是更喜欢把钱浪费在愚蠢的收购兼并上。
这种一心一意想要"多元化"的公司寻找的是具备以下特点的收购对象:(1)收购价格过于高估;(2)经营业务完全超出人们的理解范围。这两点毫无疑问会使公司在收购后发生的损失最大化,"多元化"的最终结果变成了"多元恶化"。
基本上每隔10年是一个轮回,公司好像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进行折腾:一个10年是大量收购疯狂地进行多元恶化(这时公司花费数十亿美元进行令人高兴的大收购),接下来的另一个10年则是疯狂地大量剥离,进行瘦
接下来由关于股票的知识来评论大师避而不买的六类股票,现在知道还不迟哦。
大师避而不买的六类股票:
身重组(这时那些当初高兴地收购来的公司由于业绩表现并不令人高兴而不得不远远以低于当初买入价格的价格卖掉进行剥离)。这种频繁的收购把财富从规模很大且现金充足的公司股东转移到被收购的小公司股东手里,因为这些大公司往往会以很高的价格进行收购,当然这种做法会受到小公司股东的热烈欢迎。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愚蠢的收购和"多元恶化"唯一能够带来的两个好处是:一是持有了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二是从那些由于"多元恶化"陷入困境而决定进行瘦身重组的公司中寻找困境反转型公司的投资机会。从罗马帝国进行多元化将帝国版图扩张到整个欧洲及北非以来,20世纪60年代是"多元恶化"最风行的年代。在1973~1974年股市大崩盘时,华尔街才最终认识到,即使是最优秀、最智慧能干的管理人员也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才华横溢,即使是最有魅力的公司管理者,也不可能把他们收购来的所有"癞蛤蟆"都变成"青蛙王子"。假如巴菲特守纺织业务的话,我们现在就不会听到沃伦巴菲特和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如雷贯耳的大名了。
收购成功的技巧在于,你必须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收购对象,并且收购后能够对收购来的公司进行成功的管理。
但是一般来说收购会让我感到十分紧张。相比而言,我更愿意看到一次强有力的股票回购举动,因为这样的回购对股价来说会产生最纯粹的协同作用。
4 当心小声耳语的股票
我常常接到许多人的买股吧,向我管理的麦哲伦基金推荐买入一些稳健的公司,可是推荐完这只稳健公司之后,他们常常会压低自己的声音,就像女人说私房话透露一些个人秘密一样,再补充说道:"我想告诉你一只大黑马,这只股票可能对于你管理的基金来说市值规模太小了,但是对于你自己的股票账户来说绝对值得考虑。这家公司的业务前景简直太诱人了,它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只非常赚钱的大厉害股。"这些都是一旦冒险成功将获得巨大回报但成功机会非常微小的高风险股票,也被叫做"小声耳语的股票",往往给投资人讲述一个具有爆性效应的故事。当我听到这些小声耳语的股票时,肯定你的邻居们也听到了这些小声耳语的股票。通常人们小声耳语的这些公司都即将要成功地解决最近整个国家面临的大难题:石油短缺、吸毒、艾滋病,它们的解决之道要么是匪夷所思得让你无法想象,要么就是非常复杂得让你无法搞懂。
在这种股票跌去变成垃圾股之前,可能会首先上升一下,但是从长期来看,我所购买的每一只这种小声耳语的股票都让我赔了不少钱。这些一旦冒险成功将获巨大回报但成功机会非常微小的高风险股票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让你赔上一大笔钱,除了这一事实以外,另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吹牛吹破天,却根本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这也正是那些被人们小声耳语的股票的本质。我总是尽量提醒自己(显然往往并不成功),假如公司的前景非常美好,那么等到明年或者后年再投资仍旧会得到很高的回报。为什么不能暂时不投资,等到公司有了良好的收益记录可以确信其未来发展很好时再买入它的股票呢?
当公司用业绩证明自己的实力以后,仍旧可以从这只股票上赚到10倍的回报,当你对公司的盈利前景有所怀疑时,看一段时间再做投资决定也不迟。
对于这种令人心潮澎湃的一旦冒险成功将获得巨大回报但成功机会非常微小的高风险的股票,投资者的心理压力在于:必须在首次公开发行(IPO)时买入,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但是这种观点事实上很少情况下是正确的,虽然偶尔几次提前申购新股确实可以让你在上市的第一天就可以获得惊人的回报。
新成立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风险非常大,因为这些股票未来上升的空间非常有限。但是那些从其他公司中分拆出来独立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让我赚了很多钱。
5 小心过于依靠大客户的供给商公司股票
假如一家公司把25%~50%的商品都卖给了同一个客户,这表明该公司的经营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SCI Systems公司管理良好,是IBM计算机的主要零部件供给商,但是你无法预料IBM何时会自己生产所需的配件或者变得不需要这种配件也照样能够生产,因此取消与SCI的供给合同。假如失去某一个重要客户会给一家供给商公司带来毁灭性的劫难,那么我在决定是否购买这只股票时就会非常谨慎。除了取消合同的风险之外,大客户还拥有很大的谈判优势可以逼迫供给商降价和提供其他优惠,这将会大大压缩供给商的利润空间,因此购买这种过于依靠大客户的供给商公司的股票几乎不可能获得很大的投资成功。
6 小心名字花里哨的公司
一家好公司的名字单调乏味,最初会让投资者闻而远之,而一家资质平平的公司假如名字起得花里哨却可以吸引投资者买入,并给他们一种错误的安全感。
只要公司的名字里有"高级"、"主要"、"微型"等字样,或者公司的名字中有一个"x",或者是用首字母组成的神秘缩写词,就会让投资者一见钟情。
瓶盖瓶塞封口公司(Crown,Cork,and Seal)没改名字实在是太好了,假如它服从公司形象顾问的建议把名字改成CROCorSea,肯定从公司刚开始上市就会吸引一大批的机构投资者密切跟踪,那么业余投资人就根本没有机会低价买入了。
我认为如今大伙儿搞清楚大师避而不买的六类股票了吧!关于股票的知识早已在上述文章为大伙儿作出了解读,坚信诸位看了以后应该可以学好哦。
- 评论
-
最新评论
很好的预测 满仓了券商 小有收获 耐心等待!
虽然有的企业更加优秀,但行业性机会,各买各的
说得好,贵州茅台是全世界最好的公司,没有哪个可以比,因为傻瓜都可以当董事长,酱油差多了,不是一个级别
我想知道10倍杠杆,你是怎么玩的
好的谢谢
受影响了
标准熊市,医保控费的影响仍将持续。
查看更多股票知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