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22-09-12 16:09:03 浏览:153次 收藏:8次 评论:0条
一、谁能帮我解释一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真正含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 大約在一萬年左右世界上誕生暸現代人類文明,很難去想象當時人們的智慧,但其高度是永恒的。
蘇美爾文明産生暸三大階層:貴族、僧侶、奴隸。
這三大階層影響著人類今後的發展,直至今日人類用現代科技手段才證明暸當年的假說。
生命是邏輯形式體系、光、絕對物質的化身,宇宙生活在籠子裏。
證明不等于擁有,就如我們都知道喬丹打的籃球很好,但我們普遍無法達到喬丹的水平。
生命的偏離促成暸生命的劫,很感歎人類的祖先能有如此智慧!人類無法克服的障礙就是施與得到的平衡。
人類之前不過是一群猴子,猴子僅僅爲暸爭奪配偶而演繹暸戰爭,而真正的人類卻是在戰爭與逃難中走到一塊的。
所以,人世間假一半、真一半,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差異總是微乎其微,這就是人的選擇。
我沒有學過佛,但對佛的淵源還是暸解一些的,真正的佛學家並非市井中那些假虔誠者。
以我的人生閱曆來判斷,所謂的神是存在的,但並不是科技手段制造的神,也不是人氣堆積的神。
很多人之所以不得不虔誠的信神,是因爲很多人毀壞暸心靈之約,他們懼怕,他們寢食不安!活著的人和想活下去的人必定要活在契約中,這個契約不僅僅是法律、道德、規則,甚至包括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張契約,任何人只要存在過生命的迹象都難以逃脫!我知道最初人類爲什麽要學習佛教,那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戰爭的意義僅僅是性和食。
人類的祖先禅悟暸人生,所以沿襲暸佛教。
在曆史的風雲中,佛教徒很大一部分是殺人者,禅悟佛學的人類祖先出于對人類的教化而讓他們修習佛法。
信則有不信則無,所謂永世的輪回在人間而不是在天堂,所謂的輪回也不是在現實的人類社會中,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無偏二極管,任何歡樂與微笑、憤懑與猶豫、醜惡與狡詐都將被無情的刻錄、帶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應當是後話,生者如斯,應當做的僅僅是“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
無法者無渡,所謂的寬懷天下,也要渡其可渡之事,緣可緣之人。
我常爲人世間的悲苦而悲痛,佛門無常,總有很多過客,來去匆匆中,我們選擇怎樣的界,界碑就立在哪裏。
並非任何事都是一促而就的,過程有時比結果更重要。
我並非一個佛教徒,但世間萬物皆有佛性,在人間並非天堂。
忍可忍之事,容可容之人,畢竟人還要趕路,悲也是一程,苦也是一程,歡樂也是一程,美好也是一程,孤獨也是一程,結伴也是一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也是要改變的。
變並非爲暸變而變,而是變可變之事,變可變之人,變可變之路,很多事物是永恒的……
二、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是什么意思?
楼主,这句话的意思是;
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在演化发展,没有固定不变事物,没有固定不变的物体。
宇宙在变,地球在变,人也在变,时间也在变。
昨天和今天不一样,今天和明天也不一样。
所以说,你现在见到的事物,事情,和昨天见到的和以后见到不是一样的。
就像你看到的月亮和太阳一样,你看去是一样,其实不一样。
月亮每天都有流星掉在上面,而太阳每天都在燃烧,挥发物质。
而我们人也不一样,每天都在新陈代谢,每天都有大量的细胞生成,大量的细胞死亡。
也可以这样说,比如人, 我们一看是人,如果对地球来说,人只是地球上生物,如果对于太阳来,人只是地球上的一分子,对于宇宙来说,人只是宇宙演化的一种形态。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人只是一个多细胞聚合体,如果再细分下去,人只是水和一些金属的聚合体,在细分下去,人只是原子,中子,质子了。
所以说,我们看到,都只是事物的表现,都是虚幻的。
善哉善哉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么意思?
相,梵文曰攞乞叉拏(laks ana),意为相状,指心识对事物形相状态性质等的分别。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也就是说凡是心识能分别的事物,本质都是虚幻的,也就是常说的色即是空。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也就是说当你修行到那些本来心识能分别的事物现在不能分别的时候,也就是说你的心识认识到看似分别的万物实际没有分别的时候(也就是不二),也即万物为一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终极真相。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怎么理解
理解: 【凡所有相】为甚麼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呢? 【皆是虚妄】这有相都是假的,都会坏的,有形相终归毁灭的。
【若见诸相非相】你要能看见这一切的相,这个相上你就没有相,即相离相。
在这个相上就没有相, 【即见如来】这你也就见著如来的法身了。
如来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你要以相来见如来,那就是错了。
这句话出自佛教经书《金刚经》。
【《金刚经》简介】 佛教经典。
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简称《金刚经》。
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
1卷。
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
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
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
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
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
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
《金刚经》梵文本在中国、日本、巴基斯坦、中亚等地都有发现。
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意思是:一切表象和名相皆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并不反映真实性。
这里说的“ 相”, 对照梵文原本来看, 指的是佛陀应化到人间的色身的“ 三十二相”、“ 八十种好”。
其实这句话的基本含义是,佛陀跟须菩提讲,说的对,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色身形象,是虚妄不实的,是空。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有相是指因缘造作之法,统称为有为法,都是虚妄不实的。
《金刚经》是般若经典中很著名的一部,禅宗从六祖慧能开始,就用《金刚经》印证参学者所悟是真是假。
扩展资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现实意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佛不说“凡所有相,皆是无”呢?因为“无”和“虚妄”又不是一个意思了,无是没有,虚妄是假的。
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山川河流,这个相,不是没有,只不过是暂时存在的相,是虚幻的相。
一切有为法,从大千世界到微尘,从国家到家庭,从有情世界到物质世界,无一例外,皆是因缘所生,并随条件之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不变之本体。
这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本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六、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什么意思?
首先你把所有经验理解为相,这是错的。
其次,你就都错了。
万有引力定律是一条真理,从来都是正确的,它也从来不会在不合适的条件下出现,从来不会“用错地方”(修辞手法)。
只有物理没学好的学生才会把正确的物理定律用错地方。
佛当然从来没有说世界是虚妄的,佛只不过是说人的认识把虚妄的相当成真实的相,而且即使是真实的相也是一个相,也不等于真实本身。
是相就会随心转变,今天你认识到真实的相,别天你又认识到虚假的相,所以你没办法留住真实的相,强留留不住会怎样?堕入执着,相变了,却不觉。
所以佛说要觉,此觉不是有知觉就可以了,常人都有知觉。
此即,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
仅从字面上理解是不够的,“真实的相不是真实本身”,就是说留不住(修辞手法)。
另外,经云见诸相非相,如果你对相没有‘见闻知觉’了,就成了佛说的草木无情了。
也许你把你的经验定义为‘相’,但是没有相就没有认识的开始。
而且人类经验里面不乏真理,真实正是通过‘相’来表现,无法从经验里面单独把真实和相分开来,这正是佛说的不可说。
查看更多股票知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