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股权分配_创业公司是怎么划分股权的
发布时间:2022-08-14 16:39:16 浏览:55次 收藏:8次 评论:0条
一、合伙创业怎么分配股权?
企业股权结构的三种模型:第一种,绝对控股型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三分之二以上,即67%的股权,合伙人占18%的股权,预留团队股权15%;
该模式适用于创始人投钱最多,能力最强的情况。
在股东内部,绝对控股型虽说形式民主,但最后还是老板拍板,拥有一票决定/否决权。
第二种,相对控股型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51%的股权,合伙人加在一起占34%的股权,员工预留15%的股权。
这种模型下,除了少数事情(如增资、解散、更新章程等)需要集体决策,其他绝大部分事情还是老板一个人就能拍板。
第三种,不控股型这种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占34%的股权,合伙人团队占51%的股权,激励股权占15%。
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合伙人团队能力互补,每个人能力都很强,老大只是有战略相对优势的情况,所以基本合伙人的股权就相对平均一些。
这三种模型里面有几个特点:首先,投资人的股份没算在里面。
预留投资人股份存在很大的问题。
假设创始人预留20%股权给后面的投资人,投资人从他手里买股份,这就叫“买老股”。
从法律关系上来讲,这是投资人跟创业者个人股份之间的关系,不是跟公司之间的关系。
这个钱进不了公司账户,而成为创始人个人变现,不是公司融资。
而且,一旦创始人卖老股,投资人出很高的溢价进来,创始人马上就面临很大的一笔税。
所以,不建议一开始给投资人预留股份,可以进来以后大家共同稀释。
那么激励股权为什么建议预留呢?主要原因是能充当调整机制。
比如,很多创始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找合伙人其实没多少选择余地,觉得凑合就一起干了。
但是过了段时间,发现这人能力不行,此时,预留的部分就能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早期股权分配不合理,这时候就可以调整一部分到代持的老股里面去。
如果后面有新人参与进来(不管是高管、合伙人还是员工),也能通过预留股权去处理。
3/股权控制方式纵观国内外上市且发展良好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占股20%左右是较常见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考虑,公司的控制权会不会出问题?事实上,不是说只有控股才能控制公司,不控股的老板也能控制公司。
这里就牵涉到几种控制方式:第一种,投票权委托最典型的是京东。
京东上市之前烧了很多钱,刘强东的股份很少。
所以,京东对后来的投资人都有前提条件,就是把投票权委托写好——刘强东在上市前只有20%的股份,但是有50%的投票权。
第二种,一致行动人协议简单来讲就是,所有事项先在董事会内部进行民主协商,得到一致意见,否则就以老大的意见为主。
第三种,持股平台针对于有限合伙。
老板可以把合伙人、员工的股份放在员工持股平台上,以此把合伙人跟员工的股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
因为有限合伙分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
普通合伙人即使只持有万分之一的股份,这个持股平台里面的股份也都是他的,他可以代理有限合伙的权利。
而有限合伙人主要是分钱的权利,基本是没话语权。
第四种,AB股计划AB股计划通常是把外部投资人设置为一股有一个投票权,而运营团队一股有10个投票权。
例如刘强东一股有20个投票权,所以他总够有将近90%的投票权。
二、创业公司是怎么划分股权的
股权分配的原则和方法:一是创始人的股权。
二是员工的股权。
三是众筹的股权。
1.最大责任者一股独大比较成功的模式是这样的,有一个大家都信服的大股东作为牵头人,他是公司决策的中心,对公司承担最大的责任;
另外搭配1-2个占股权10-20%与大股东互补的能力和资源的合伙股东,能发出跟大股东不同的声音,对公司有一定的影响力。
基于这样的一个模式,既保持有不同的意见,又有人拍板和承担责任。
投资人在投资早期项目的时候,通常会认为比较好的股权结构是:创始人50-60% + 联合创始人20-30% + 期权池10-20%。
2.杜绝平均和拖延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绝对不能搞平均主义。
如果有个或3个以上的创始人,这种讨论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股权的分配等得越久,就越难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是项目成功必不可少的功臣,关于股权分配的讨论就会变得越来越难以进行。
尽早进行股权分配的讨论并达成共识。
谈这个问题的理想时间是,几个人决定一起做事情之前、正式开始做事情之后。
3.股份绑定,分期兑现任何创始股东都必须在公司做够起码1年才可持有股份(包括创始人)。
好的股份绑定计划一般按4-5年期执行,例如4年期股份绑定,第一年给25%,然后接下来每年兑现25%。
这个事容易忽略。
如果股权已经分配好,忘了谈这个事情,大家必须坐到一块,加上股权兑现的约定。
4.遵守契约精神股权分配最核心的原则是“契约精神”。
对于所有的早期创业者来说,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创业成功了,即使只拿1%也很多;
创业不成功,就算占有100%也分文不值。
三、初创型公司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股权分配参与公司股权分配的人,除了公司合伙人(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以外,还包括员工与外部顾问和投资方。
所以,创业初期进行股权结构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后期融资、人才引进及员工激励方面的问题,在股权分配前期,预留出部分股份。
我认为这部分预留出来的股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如下:1)股权激励份额股权激励是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的法宝,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在海外资本市场,股权激励甚至是获得投资人认可的必要条件。
2)预留新合伙人份额前期预留充足的股权份额,有利于企业持续吸引优秀的人才,为企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保持企业的实力和活力。
3)预留融资稀释份额融资是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必要环节,每轮融资股份都会被稀释,因此,需要将这部分提前预留出来。
以上这三个部分股份预留出来后,创始合伙人再按比例分配剩余股份,预留的股份放入股权池由创始人代持。
在分配剩余股份的时候,合伙人之间的股权分配原则有以下几点。
分别是:1、创始人绝对控股创始人是公司的发起人、最核心的精神领袖和利益相关者。
同时,创始人也是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决策的决策者,所以必须享有绝对的控股权。
2、杜绝平均主义,分配规则尽早落地创业团队的股权分配绝对不能搞平均主义,而且在进行股权分配时,还要考虑每个合伙人所做出的贡献与所获得的股权份额是否匹配。
很多创业团队在创业初期,往往忽略股权分配问题,等到公司发展壮大以后,早期创始成员开始关心自己的相关利益,但这时候再去讨论股权怎么分配,很容易导致分配方式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预期,进而致使团队出现问题,影响公司发展。
3、股权绑定,分期兑现创业公司的股权价值是所有合伙人通过长期服务于公司而获得的,因此也会按照合伙人在公司工作的年限逐步兑现。
股权绑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为某个合伙人中途退出带走大量的股权,而致使公司陷入困境;
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平衡合伙人股权分配不均的情况。
4、遵守“契约精神”股权分配最核心的原则是“契约精神”。
对于所有创始团队成员来说,股权结构一旦确定,就意味着利益分配机制已经形成,除去后期的调整,接下来大家就应该认真履行定好的契约。
初创企业的股权结构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但我发现很多创业者都意识不到这一点,这会给企业的后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困扰。
在企业步入正轨后,经营者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资本投入、外部人才、资源引进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随时用发展的眼光来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创业者,股权结构设计既要考虑创业团队的内部结构,又要考虑适应资本市场的融资与上市需要,最终形成有利于各方的股权合作模式,使初创企业获得应有的价值与利益,进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如果您有股权问题想要咨询,请关注“周治龙谈合伙经营”留言您的问题,我们会尽快来电为您解答!
四、创业开公司股权如何分配?
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如何分配股权?关于股权的具体分配其实一方面得根据所扮演的角色,另外一个就是贡献值举例:杨某在国外留学多年,拥有扎实的设计功底和开阔的审美视野,回国后在一大型建筑公司做建筑设计师。
做了三年,杨某的设计受到客户高度认可,在业界总算是闯出了的名堂。
后来和市场部的李某一起辞职创业,合伙开一家建筑设计公司。
两人商定按出资比例分配股权,杨某出资20万,持股20%,李某出资80万,持股80%。
杨某专业能力强,但是性格孤僻,幸而李某热情开朗又擅长营销推广,对市场的敏感度非常高。
两人双剑合璧,不久公司走上正轨,吸引到了天使投资人,并为公司估值4000万。
杨某和李某两人都被这突然地幸福砸昏了头,尔后在这幸福中,杨某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我只能享受20%的果实?杨某认为,最开始公司的发展确实是李某的贡献大,但是后来口碑形成,客户认同的是他的设计,营销的难度大大降低,他的持股比例这么少太不公平。
2/动态股权,让干活的人分到大块蛋糕案例中的情况在创业过程中很常见的,比如创业前期贡献很大,但是后期贡献变小了等。
如果一直是静态股权,干活的人会感到委屈不满,而创业公司能够生存下去主要就是靠这些人,怎么能让真正干活的人不会心存不满呢?针对案例中的问题,提供2个解决方案:1、约定项目年订单或者季度订单在XX元时,杨某:李某=5:5分配,项目年订单或者季度订单在XX元时,杨:李=6:4或7:3。
2、每个项目完成后建立“项目价值认定表”,约定每个人在项目中的具体价值,2年后,按照每个人的累计价值,形成股权分配。
或许李某不是那么容易让出手中的股权,毕竟前期他的贡献非常大,6:4或7:3的分配总有点儿过河拆桥的意思。
人们通常会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看重手中持股比例,而不是股权的价值。
把股权分给真正干活的人,这家公司就会一直在成长,股权也会更值钱,反之如果股权分配论资排辈,公司将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那么你手中的股权再多也值不了多少钱。
你想持有价值500元的50%的股权,还是想持有价值10000元的10%的股权呢?只有把股权分给干活的人,才能让所有人手中的股权升值。
如果想通了这个道理,那李某接受这两个方案就会比较容易了。
3/如何确定每个人的贡献值?动态股权分配的一个难点即确定每个人的动态贡献值,有哪些因素可以作为贡献值呢?1、时间时间是重要的衡量贡献值的指标。
一个久经职场的技术总监的1小时和初级程序员的1小时价值明显是不同的。
通过往期数据,计算出每个人单位时间的薪水价值,再乘以他的年度工作总时间,就是他的时间贡献值。
2、资金创业,当然需要投入真金白银,能把钱拿到公司的,当然是真爱。
不同时期的出资所占比重不用相同。
具体比例需要合伙人自行协商。
五、创业团队如何分配股权?
根据以下几点去分配:1,经验和资历的丰富度。
设想:十年从业经验、有过创业背景的 A 和在大公司工作了四年的 B 共同创业。
2,对公司未来成长的贡献。
设想:一个偏渠道运营、技术门槛不高的互联网公司,有商务推广背景的 A 和有技术背景的 B 共同创业。
3,获取资源的能力。
设想:与大量业内优秀人才交好、熟悉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容易获得风投机构信任的 A,和一直埋头苦干、鲜少抬头看路的 B 共同创业。
4,对产品/用户/市场的精通和了解。
设想:一个做互联网消费级产品的公司,有在腾讯四年的负责核心产品运营经验的 A,和有在外包公司六年的项目管理经验的 B 共同创业。
5,热情、专注、坚定的程度。
设想:疯狂地花时间去思考/研究/打磨/优化产品、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怀疑他也能坚持下去的 A,和想法不多、但容易被鼓动、执行力超强的 B 共同创业。
6,人格魅力、领导力。
设想:A 和 B 共同创业,谁更能吸引人才加入、鼓动团队的士气、给大家持续注入愿景和理想、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也能保持团队的凝聚力。
六、创业公司如何分配股权?
公平性以及公平的体现比拥有很多的股份更有价值 在稀释投资者的股份之前,创始人应当占有公司全部股份的50%。
每隔5个层次应当包括10%的公司股份,在每层之中的股东应当平均分配股份。
只给员工股权不给投票权是不合理的 只有想法是非常没有意义的 没有人是不会不努力工作的 ,如果他被视作创始人 在Joel的文章中,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思想之敏锐犹如向众多传统的创始人股权分配的观念中抛出的一根标枪。
而我最喜欢的观点是他认为人们应当拥有在股权分配中不应索要股息的观念。
Joel的文章还澄清了创始资金应当在艰难的最初几年当风险最高时而且还没有现金流的时候退出。
不能只为了提出创业理念,获得某项专利或者维持没有工资的困境而浪费资金。
并且我再次强调应当关注公平性。
相比于那些创始人拥有更多股份的创业团队,能够公平分配创始股权的创业团队能够更好地凝聚在一起。
同样的这也适用于风险投资公司。
最稳定的风投关系存在于那些能够公平地或近乎公平地分享所得的合伙人之间。
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被人尊敬的重要性可以与工资相媲美。
而且当人们感到不受重视的时候,他们将会选择离开这个团队。
七、创业团队如何进行股权分配
如何给各个成员分配股份,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如果某成员的股份太低,他的能动性就无法完全发挥;
如果某人的股份太高,那一旦犯错代价太高。
实际上,一切关于利益和表决权分配的问题,对于小团队来说,都是足以影响全局的大问题。
因为最近发起了一个互联网项目,组织了一个四人团队。
对股权分配问题有了一些思考。
下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从所有权角度来说,你持有的股份代表你对团队资产的所有量,通常这个是可以交易的。
从表决权角度来讲,股份代表你说话的分量。
从结果也就是利益分配角度来说,股份代表着你所获得的分红量。
团队成员分配股份的目的,在于把成员的利益同团队的利益硬性关联起来,以此激发各个成员的能动性,促使成员为团队的长期利益考虑,从而使每个成员的利益长期最大化。
股份的分配,其结果应尽可能达到上述目的。
因此,对应于股份的意义,股份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你投入的资产越高(资产不仅仅包含实物资产和资金,还应包括投入的软资本,也就是劳动。
这就是常说的资金入股和技术入股了),你的股份应当越高;
你对行业理解越深刻,能把团队带向正确的方向,你说话的分量应当越重稜埂迟忌侏涣虫惟矗隶,你的股份也应当越高。
上面讨论了股权分配的基本原则,下面再具体一点。
本文假定方向制定者(暂以CEO代替,通常是发起人)在行业内是资深人士,基本能够把握市场动向。
根据其他成员对行业的洞察能力,我们要分两种情况。
1. 其他成员对行业状况了解不多 这种情况下,CEO要占50%以上股权。
因为大家要跟着能够带领团队成功的人走。
2. 其他成员对行业发展了解比较深刻 这种情况下,CEO的个人能力相对变弱,就要强调多人投票制定决策。
也就是说,大股东的股份不应超过一半。
有一种情况是,CEO没有投入多少资产,但为了控股却要取得很高的股份,同时得到了非常可观的分红。
这对于绝大多数小团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解决方法之一是把表决权和股权之间的关系切断,使得表决权和股权不再成1:1关系。
比如可使表决权:股权设为3:1,同时,修正其它成员的表决权股权比。
另外一种情况是CEO投入了大量资本,其他成员投入的较少。
比如,CEO占80%,其他成员一共占20%。
长期这样,很可能会降低其他成员的能动性。
一种解决办法是制定股权激励计划。
股权激励操作的实质是发放股票,从而降低CEO的股权,增加其他成员的股权。
举例来说,团队初期给CEO80%股份,然后分别为各个成员制定考核指标,当某成员达到他的指标时,就给他分配股票、期权等等。
实际上,我认为,作为小型创业团队,尤其要强调小巧、灵活和变通,在股权问题上也不必拘泥于正统。
比如,我们完全可以抛弃股权这个词,转而使用所有权、表决权、分红权来精确打击。
以我们团队为例: A: 发起人,负责网站的前端和后端开发,对产品了解较深刻 B: Android客户端开发,对产品了解一般 C: Java客户端开发,对产品了解一般 D: 投资与助理,对产品了解一般成员所有权表决权分红权A60%70%60%B15%10%15%C10%10%10%D15%10%15% 当团队成员对产品、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或者进行了再注资等较大变化之后,可以重新讨论分配上述权利。
最后要注意的是,游戏规则一定要明确的打印出来,一人一份,免得未来可能会伤害和气和向心力。
查看更多股票知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