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识吧

当前位置:股识吧 > 股票入门 > 股票知识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通俗解释一下,上调或降低分别

发布时间:2022-06-04 03:22:11   浏览:158次   收藏:10次   评论:0条

一、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

1、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2、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 ,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


二、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通俗解释一下,上调或降低分别

简单说,准备金其实就是在银行里面不能动的一笔资产,用于紧急情况。
通货膨胀时,是因为市面上流通的钱太多,导致钱变得不值钱。
上调存款准备金使得银行里面的钱被冻住不能外借,从而减少银行对外发放贷款,减少市面流通的钱。

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通俗解释一下,上调或降低分别


三、何谓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调整准备金率有什么?

准备金。
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的主要传递指标:法定准备率的变动直接导致准备金的变动,再影响到中介指标;
再贴现率的变动即通过昭示作用影响市场利率,也通过影响再贴现贷款数量影响商业银行借入储备;
公开市场业务则通过债券的买卖影响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储备再影响中介指标。
商业银行准备金越多,其增加贷款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准备金的增加,意味着市场银根宽松,反之则意味市场银根紧缩。
因此,以准备金为操作指标,有利于监测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及时调节和有效控制其方向和力度。
准备金有不同的计量口径:准备金总额、法定准备、超额准备、借入储备、非借入储备等。
借入储备是指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通过向中央银行再贴现和贷款形成的储备,非借入储备则是指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形成的储备。
不同的准备金指标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我国在1998年3月21日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以后,将法定存款准备金账户和备付金账户合二为一,同时,将法定准备率下调至8%。
这样,超额储备便成为中国人民银行一个主要的操作指标。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俗称“三大法宝”。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根本特点在于,它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的,中央银行经常使用且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发生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强制银行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可从制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以保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存款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使中央银行可以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用以履行其中央银行职能,办理银行同业之间的清算,向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贷款和再贴现贷款,以调剂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间短期资金的余缺。
(3)调节货币供给总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为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派生存款规定了一个量的界限。
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还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结构,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能力。
因此,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个调节货币供给总量,实施货币政策的强有力工具。

何谓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调整准备金率有什么?


四、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有什么重大影响?

存款准备金就是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这个存款数额,由中央银行决定。
此存款站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就是调整了金融机构放在央行里的钱的数额。
如果放在央行里的钱的数额很多,那么金融机构可以向百姓和投资者发放的消费和投资贷款就会比较少。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益主要来自于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利息差。
当这些银行发放贷款的量减少,那么他们的收益也会减少。
所以调高存准金率,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盈利。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有什么重大影响?


五、准备金率上调是怎么回事?

对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喧嚣的周末:国家统计局周六发布月度宏观经济数据: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快速摸高至5.1%,超出了大多数机构4.7%的预测值。
央行提前一天作出反应,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相比起10月的突然加息与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说,这一次的货币政策显得相对“低调”。
如何解读这两种现象?预计市场又会作出怎样的反应?通胀压力仍大尽管从食品、原材料价格等的快速上涨,中央的强力限价措施上,人们已经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通胀压力的存在,但是11月通胀数据如此迅疾地突破5%,仍然让分析师们吃了一惊。
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环比上涨1.1%。
1-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2%,已经突破3%的全年目标。
怎样看待5.1%这个数据?为什么货币政策的回应会如此“低调”?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的分析可以解释部分原因,他认为,12月翘尾因素将下降一个百分点,CPI可能回落到5%以内,11月份CPI同比涨幅(5.1%)将是今年的高点。
但是,这种短暂回落的预期显然还不能完全解除“通胀警报”,目前市场上的研究机构普通预期CPI同比涨幅到明年5-6月间才会真正见顶。
安信证券最新发布的策略报告认为,本轮通货膨胀可能延续到2011年中期才会结束。
东方证券认为,2011年CPI将呈“前高后低”的走势。
明年上半年由于季节性因素(春节)以及2010年CPI低基数原因CPI将重新回升全年CPI的高点应在明年的5-6月份。
上半年CPI当月同比或在4%-6%区间。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食品价格仍然是11月CPI攀高的主因,但未来非食品价格的因素更值得关注。
从结构上看,11月食品同比涨幅达到11.70%,但上升的速度已有所下降:10月食品CPI增速较9月份提高了2.1%,而11月上升幅度已经下降至1.6%。
这表明在行政价格管制、“农超直联”及货币紧缩等政策的多重干预下,食品价格上升的加速度有效抑制,短期内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不大。
需要密切关注的是近期非食品CPI价格的加速上升,从9月同比增速下降0.1%,到10月份上升0.2%,再到11月进一步上升0.3%。
这表明外部流动性泛滥推动的大宗商品价格上升,通过价格传导以及通胀预期的扩散,推涨下游的非食品价格。
更详细的内容百度一下“准备金率上调 加息仍有可能”,或者点我名字进空间查看

准备金率上调是怎么回事?


六、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对于调整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 对房地产的作用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表达了央行收缩银根的政策导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表达了放松银根的政策导向。
在心理上对房地产业投资将起到一定的影响。
  (二) 对股市的作用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对股票债券在内的资本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是央行三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曾被喻为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在债券市场方面,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将直接影响银行信贷扩张的速度,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较为直接,也较大。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后,从银行整体的资金运用情况出发,部分商业银行还是会抛售流动性较好的债券,这将对债券市场造成较大影响。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其影响将相反。
  (三) 对银行的作用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这一工具不但可以影响基础货币供应,同时还具备影响货币乘数的作用。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体现了央行对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功能的重视。
  (四) 对企业的作用  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对货币及投资增速的政策导向和巩固调控目标的决心。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以后,直接导致投放到社会信贷总量的变化。
对于企业来说,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后,资金投放到社会上的总量减少以后,直接导致他的贷款、利率、预期上升,贷款成本升高,企业的直接经济行为受到影响。
反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企业的影响也正相反。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


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支付的,但它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并最终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近20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
1998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两次调整,一次是1998年3月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最近的一次是 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
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
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 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
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银行存款准备金上调缘由主要是为了影响金融机构用于债券投资和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防止出现投资过热。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
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反之,则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虽然从理论上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成为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从未被作为一个主要的政策工具加以运用。
为什么呢?法定存款准备金威力巨大,不适于作为日常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因为只要其微小变化,就会造成货币供给的巨大波动,同时带有很强的宣示效应,不利于货币的稳定。
而且它是存款机构日常业务统计和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频繁地调整势必会扰乱存款机构正常的财务计划和管理,同时也破坏了准备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辅助操作手段存在着,它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准备金需求量。
央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对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旨在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
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网友评论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评论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股票知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