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金融风暴!97年的金融风暴到底是怎么回事 百度百科上的看不懂啊
发布时间:2022-05-09 17:25:16 浏览:27次 收藏:20次 评论:0条
一、97年的金融风暴到底是怎么回事 百度百科上的看不懂啊
就是一些东南亚国家在自己经济实力不强,金融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大量引入海外热钱,虽然成就了短期的繁荣,是以牺牲了长远的利益为代价!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你为了在短期内为了长胖,一次吃三倍的饭量用不了三天人就得消化不良跑肚拉稀,人吃胖得慢慢来,对吧?三天就想吃成胖子,结果适得其反了!就这样!
二、97年亚洲金融风暴危及哪些国家
从1997年七月二日泰铢大幅贬值开始,像连锁反应一样,东亚各国发生了剧烈的金融风暴。
它席卷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韩国、日本、星加坡、香港。
台湾则受到轻微影响。
亚洲主要的自由兑换货币全面贬值,港元虽坚守与美元联系汇率不变,但香港股市、房市惨跌过半,百业萧条。
中国大陆因为尚未实施自由兑换货币制度,所以当时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影响是后来慢慢渗透进去的。
经过专家的对照分析和研究,人们大体获得了如下共识:东亚金融风暴之成因主要是由於这些国家信任人际关系而不信任制度,信任过度监管的强力政府而不信任市场。
由於缺乏规范的金融控制制度和机构,中央银行贷款给亏本的国营企业或家族、亲朋好友企业而面临破产,因此无法按市场需求去分配外来资本,并且缺乏对经济和政治起监督作用的新闻传媒(如马来西亚、星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金融危机正是这些国家制度性积累的后果。
三、香港97金融风暴主要原因是甚么!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1、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 短期资金大量进出:泰国于97年首季有19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第2季变成62亿美元的净资金外流;
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尼与菲律宾于96年共获得4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97年却变成3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
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
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
2、危机蔓延至东北亚 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
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3、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趋势。
内外投资也呈持续减少的态势:在国内,由于金融危机造成高利率和货币贬值,私人投资者极其谨慎;
海外投资由于担心金融危机造成东亚地区投资环境的恶化,进入的数量锐减,而大量本地资金却因对本地区经济前景捉摸不定而逃逸。
危机造成的另一个苦果是通货膨胀:1998年6月,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达 10.7%,泰国6月份通胀率亦为10.7%,1998年5月一个月,印尼的通胀率就达5.24% 。
由于出口不振、投资乏力和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已成为不少东亚国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韩国1998年4月的失业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年5月,菲律宾的失业率高达13.3%。
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俄股市、汇市猛泻。
之后不久,巴西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汇市和股市大泻。
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动荡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已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
四、香港97金融风暴主要原因是甚么!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
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
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
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
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
五、1997年金融危机是由谁引起的?
日本 等亚洲日人主义国家和地区
六、1997金融风暴的详细资料
大量美国财团恶意涌入中国用大量美元换取人民币之前,我国的经济形式是相对稳定的,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数量应等于我国人民积累的财富数量。
而大量的恶意的国外财团的资金涌入中国,需要兑换大量的人民币,使得国内人民币的流通数量大大超过我国人民所积累的财富数量。
而这些人民币全部投入少数领域,表面上是拉动了我国的经济,使国内的消费量变大,实际上也使得资产价格大幅上升。
据统计,目前在国际上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有136万亿美元。
其中只要有1%即1.36万亿美元涌入中国进行投机经营,按现在的汇率,我国就要发行10.6万亿元人民币。
如果人民币升值15%,他们再用手头的人民币套取美元,他们将换回1.56万亿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是0.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一进一出,这些投资资金多了2000亿美元,而中国这么多年充当血汗工厂所挣来存在国库中的2000亿美元一分不剩,留给中国的是当初为应付这1.36万亿美元而发行的10.6万亿的人民币。
2006年中国GDP是20万亿,物品是这么多,而钱却多了10.6万亿,那就意味着所有商品都要打折到原来的2/3。
恐慌情绪将在社会上蔓延,炒房者为了变现到时可能会出七折、六折、甚至三折出手手中的房子。
大批市民破产,牵涉到银行破产,整个国家经济崩溃,我们手中的财富一文不值了。
到时国人乃至世界将会对中国失去信心,不再储备和使用甚至抛售手中储备的人民币,使中国的外贸活动受挫,最终导致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对外导致信誉危机从而导致金融危机。
就向40年代的通货膨胀那样一盒火柴要卖几百块。
如果我国政府在这次的人民币汇率这件事上决策错误,那么到时中国近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济成果就可能落入他人之手。
七、谁能解释下97金融风暴的具体情况和影响
2亚洲金融风暴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在过去十年投资周期,香港私营的整体退休基金的周期年均回报率,粗估只有6%(假设股票损失3成)。
这估算低于年均通胀率8.8%。
换言之,强积金草案的高风险投资策略易受金融风暴摧残。
强积金办事处回应1997年投资回报只损失7%;
但参考香港上市公司10大家族的资产变化,即可见1997年大多损失30%至50%不等,可见笔者的估计准确可信。
换言之,私营强积金的高风险的投资策略不能抵受金融风暴的打击,导致市民极大损失。
若以土地基金的稳重投资策略(即30%股票40%债股和30%银行现金),即使遇到相同金融风暴的负面影响,1988至1997的周期年均回报率粗估有9.5%(假设股票损失30%)。
换言之,对比年均通胀8.8%,仍能保值及些少增值。
但据最新1998年6月底结算,土地基金的投资也难以保值。
可见亚洲金融风暴的杀伤力。
相信现时亚洲大多数采用公积金制度的国家,其基金的损失会是惨重的,将严重削弱回馈能力。
2.失业人数增加,供款缴费雇员减少 由于亚洲金融风暴导致失业率急剧趋升,大部分国家的失业率达10%。
这表示有1/10的雇员不能供款缴费,而其雇主供费缴费部分,亦相应损失。
那么供款缴费总金额肯定损失了那年度的1/10基金。
假若这些情况延续3年,情况将更为恶劣。
因为大部分国家的估算很少预测失业率达10%以上的,这将造成整个社会保障基金的精算测算出现偏差,甚至影响其财政稳健性。
3.工资下降,供款缴费金额减少 避过失业的雇员很可能会遭雇主减压工资。
因经济不景,失业大军增长,雇主会趁机减工资,以降成本,增利润。
当工资下降,自然在供款缴费率不变情况下,雇员雇主双方的缴费金额数目相应减少,导致社会保险总金额也会下降。
当然这会影响其财政稳健性。
4.企业困难增多,撇帐和不缴费上升 由于经济不景,很多企业会出现倒闭、裁员、减薪或迁离。
结果企业负责供款缴费部分减少。
另有些企业勉强维持运作,但难以兼顾雇员福利,于是剥减员工福利。
首当其冲当然是社会保障利益:志愿性质的企业退休金,医疗保险等会取消或削减;
国家立法规定的社会保障计划,也不一定能应付;
不能供款缴费比率会相应增加,直接影响社保基金的财政稳健性。
5.失业人数增加,失业保险及社会援助财政负担加重 由于失业人数增加,自然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增多,直接加重失业保险金的支出,导致财政负担加大。
另由于失业保险金一般只提供6个月至1年的保障,领取完毕后仍在失业的只能转向领取社会援助金。
西方国家例子可见一斑;
如英国和荷兰,失业人士领取社会援助金占其总数的4成至6成。
现时香港失业人士领取社会援助占社会援助个案总数超过10%,正在走向西方情况。
这造成政府财政重担。
查看更多股票知识内容 >>